对医疗市场博弈模型研究(2)
2013-05-15 21:20
导读:⑴当>时,模型有唯一的纳什均衡解,即(就医,正确指导)。这种情况是由于监管机构的处罚威胁使得医院认识到,误导患者的收益不及正确指导患者高
⑴当>时,模型有唯一的纳什均衡解,即(就医,正确指导)。这种情况是由于监管机构的处罚威胁使得医院认识到,“误导”患者的收益不及正确指导患者高,所以医院会采用高质量的服务,来促使患者就医。
⑵当>0且>时,模型也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既(就医,“误导”)。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只要足够大,那么患者的效用仍会大于0。由于患者的期望效用本身是一个心理问题,难以衡量。例如重病患者会不惜重金四处求医,反正“死马当作活马医”,即使花高价患者仍会“病急乱投医”。而只要处罚金额<-,医院也会有积极性“误导”患者。
⑶当<0且>时,模型没有纯战略纳什均衡解。我们考虑这是一个混合战略博弈。假设患者以概率选择就医,以概率选择替代;而医院以概率选择正确指导,以概率选择“误导”,显然1≥,≥0。我们可以得到患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应用一阶化条件,则有。可解得,分别将,带入,则得到。 ⑥
由于⑥的成立前提是<0,我们可以从⑥可以看出,医院选择正确指导的概率是患者对服务的评价与服务价格之差的的减函数,是患者效用损失的增函数。结合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患者对服务的评价与价格的差越大,这时价格提升的空间也越大,医院正确指导患者的积极性就越小,也就越不会去提高服务质量而只是“误导”患者决策而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当一定时,患者的效用损失越大,医院选择正确指导的概率越大,这是因为此时患者的效用已经为负值,损失越大,患者越有可能找医院“讨说法”。而如果患者的效用损失较小时,往往不愿意“多事”去找医院“讨说法”,于是也就放弃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在患者治疗的单据上莫名多出很少量的费用上,如没有使用过的药品收费或者输液针具费等小额费用计算。此时患者多半不会太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因为金额不是很大,所以很少有人会向监管机构反映。这反映了现实医疗市场的真实情况。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我们再考虑医院的期望利润函数:
,由利润函数一阶化条件得,则可解得⑥。
显然患者选择就医的概率与监管机构对“误导”患者的医院所做的处罚成正比,与医院提供高质量和低质量服务的成本之差成反比。也就是说,对“误导”患者的医院处罚越重,那么患者也越愿意进入医院就医;如果提供医院不同服务的成本差越小,提供低质量服务与高质量服务成本相差不大,提供低质量服务被查实后还会被处罚,医院显然会选择高质量服务,而患者也会更多地上医院看病。这个推断也与现实
生活是一致的。
三、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由于监管机构的监督和处罚力度直接关系到医院是否“误导”患者的积极性,所以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是根除医院“误导”患者的首要措施。考虑在第二部分中的第⑴种均衡,即在(就医,正确指导)下,由>可得到>。对于该不等式我们可以认为,当处罚的金额大于医院因为“误导”患者而获得的超额利润时,理性的医院将减少“ 误导”患者,而是“自觉”地正确指导患者就诊。而从我国当前的医疗市场看,处罚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假设当医院将处罚也看作“成本”的时候,那么既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什么不去“误导”患者呢?所以说提高处罚,让这部分成本大大的高于医院可能获得的高额利润,让试图 “误导”患者的医院感到无利可图,转而诚信经营创造品牌,才能获得长期收益。
事实上,患者选择就医的效用也会对医院是否正确指导患者产生影响。考虑在第二部分中的第⑵种均衡,当>0且>时,模型仍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就医,“误导”)。如前所述,重病患者会不惜重金四处求医,即使花高价购买到低质量服务,患者也会四处投医。由于地位特殊,医院的指导往往让患者奉为圣旨,所以人们的心理效用往往都很大,即使真是“误导”,患者也会自愿掏腰包接受治疗。而且效用问题由于个人偏好不同很难控制和衡量。于是我们只能考虑从另一个方面来控制,即将>变为<,减少医院“误导”患者获得的利润。实际上这就回到了上面(一)的分析情况,这里就不再赘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四、结语
当前我国医疗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矛盾仍很突出。令人欣慰的是监管机构和部分医院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逐步提出一些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可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不断完善我国现行医疗体制和信息对称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起完善的维护医疗的法律法规。改变现有医疗模式,建立互动型医患关系。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对于妄图“误导”获得高额利润的医院予以严厉打击,严重的甚至取消其医疗资格,并直接交予司法机关立案处理,追究刑事责任。针对现在医疗投诉难而且很难得到回音的现状,简化投诉机制和步骤,使广大患者成为监管机构的信息来源,使医院“误导”获高额利润的现象无可遁形,逐步解决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