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2)
2013-08-18 01:03
导读:根据以上老年人心理特点我科护理人员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2护理措施 2.1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并及
根据以上老年人心理特点我科护理人员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2护理措施
2.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并及时向老人及家属详细介绍院内外的环境、各种护理措施以及我们开展的各项服务措施,同时向家属了解老人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打好基础,并使老人感到受尊重、重视,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2.2 尊重、关心、体贴老人 ダ夏耆怂枷胂喽曰郝,语言表达较迟缓,记忆力也有所下降,一个问题要交代好几遍也听不清,记不住。遇到这种情况应耐心解释,不急不躁,态度和气,语速要放慢,鼓励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配合。遇到他们主动打招呼,并用尊称,使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对能自理的患者,鼓励适当活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产生依赖心理。
2.3密切护患关系
由于离开家庭、亲人感到孤独、失落,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关怀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使他们得到慰藉,在感情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同时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是他们愿意把心理话倾吐出来,寻求护士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满足患者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求,缩短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信赖感,同时用礼貌得体的语言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动员家属经常陪伴、探视患者。护理人员应谅解患者的异常行为,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他们,如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给他们过生日,使他们感受到亲切、温暖,犹如在家的感觉。
2.4做好病人的安全和用药的护理以消除顾虑和猜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如病人入睡帮病人盖已被、加护栏,行动不便的病人搀扶活动等使病人心理感到在很安全消除一些顾虑。详细说明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作用,口服药要监督病人服下,外用药亲自帮病人使用,输液过程中要不断的巡视病房,控制输液量和滴速等这些都使老年人感到备受关心,在治疗和护理上放心,消除猜疑,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便于疾病的恢复。
2.5注重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注意房间清洁幽静的基础上,尽量将同一社会层次的老人安排在一病室,是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心灵容易沟通。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病室的安静、灯光要柔和、床铺要舒适、睡衣宽松使病人有充足的睡眠而保持心情的舒畅。
2.6 注重出院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患者不同文化层次讲解治疗和康复保健知识,并向家属交待老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及护理效果,并告知子女多陪伴老人,及时观察病情。出院后及时的随访,询问病情、指导用药、合理安排饮食,护理不间断性,有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总之,护理人员是老年人生命周期中专业健康维护的角色,只有结合身心特点,运用自身的心理护理技巧,才能对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这对提高老年人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更是全方位整体护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