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壮医药浴常用的药物
壮医药浴的特色在于根据不用的预防疾病的目的,选取不用的药物,达到不同的效果。常用药物依不同病情而定。对预防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痛等各种痛证,常选用苏木、灵仙、透音散、海桐皮、香樟草、两面针、柚子叶、柑果叶、大罗伞、小罗伞、宽筋藤、爬山虎、大风艾、肉桂等等。对预防感冒,常用防风、荆芥、贯众叶、桂枝、菊花、草河车、麻黄、忍冬藤。预防急性湿疹等皮肤病可用荆芥、防风、生石膏、苦参、苍术、牛子、生地、蝉衣、生甘草。
4 壮医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根据壮医药浴的特点,壮医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广泛,特别是预防各种外感性疾病、皮肤病、风寒湿肿痛症、痧症等。
4. 1 预防外感性疾病。每当受寒受湿的时候, 多用葱姜浴方煎水沐浴, 以发汗解表, 驱寒散湿来预防外感性疾病。如果由于外感与内伤, 致使巧坞网络不通, 所引起的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 壮医人民常用千年健、透骨草、追地风、一枝葛各10g, 纱布包好, 煎水洗头, 以减轻疼痛,防止疾病加重。
4. 2 预防皮肤病的传染。遇到具有一定传染性皮肤病,由于条件的限制,日常所使用于洗脸、洗身的工具无法单独使用,为了预防皮肤病传染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壮族有些地区常将壮药放于锅中煮水以沐浴,这样可以预防皮肤病的传染,而且这种方法至今仍在一些壮族地区使用。
4. 3 预防各种痛证。壮族人民大多居住在半山区,大多居住在河谷或平坝的临水地区,山高路远,在日常的活动,包括劳动常常引进各种各样诸如足跟病之类的肋骨、关节痛证的发生。因此,壮医足浴常常是壮族人民预防痛证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而且壮族人民居住之地雨水多,湿气重,中老年人患风湿病比较常见。因此,壮医人民常用壮医药物热熨烫浴来预防风湿病的发生,常用熨浴:伸筋草20g,丢了棒、山霸王、十八症、棵独实、红鱼眼、枫荷桂各30g,粉碎后卷入布袋包好,先浸入1500~2000毫升水中20分钟后,加热煎煮沸15 分钟,将药袋趁热(以能适应的热度为宜)反复熨烫风湿病常出现之处, l 5分钟后再用药水浸浴洗患处。
4. 4 预防痧症的发生。日常日晒雨淋、汗出而又感受风寒极容易导致痧症的发生。因此,壮族人民每当夏日劳作又遇到雨淋之时,大多用生姜、葱头各50g捣烂,置浴盆内,冲入开水致半盆,搅匀,等温度适宜之时,擦洗全身,以预防痧症的发生。
4. 5 浴足解乏助眠保健康。壮族人民均有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的习惯,通过使用热水浴足,既温暖全身、可解除白天的疲劳,有助于睡眠,促进健康长寿。如果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在热水浴足时适当加点壮药。对预防疾病、治疗疾病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加入伸筋草、泽兰、苏木等药物,对解乏,促进睡眠更有益处;适当加入桂枝、干姜、桑枝等具有温通功效的药物,更加有利于患有风湿病、怕冷、脾胃虚寒之人;加入罗映木、钩藤、夏枯草等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药物,患有高血压的人也可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4. 6 预防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疾病保健浴,将猪胆汁30ml煎汤洗浴,可使新生儿皮肤润泽光滑,不生疮癣。
4. 7 预防皮肤病的发生。用十大功劳、九里明、王不留行煮水浴足,每天1次,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代谢障碍,糖和蛋白沉积在血管内,引起动脉硬化和动脉管壁狭窄而容易感染的各种皮肤病,如带状疱疹、脚癣等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壮医药浴是在壮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药物放在水中,利用水的温热刺激,通过浸泡、洗浴、冲洗局部或全身,来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一种预防保健方法。由于壮医药浴操作起来非常之简单,所用的药物或非药物药浴大多能就地取材,药源也很广泛,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通常情况下无毒副反应,易施于小儿乃至成人,因此,可以作为“治未病”的一种重要的保健疗法而加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