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2)
2014-08-04 01:55
导读:2.3 数据处理 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forWindows8.0)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职业人
2.3 数据处理
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forWindows8.0)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与分析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人群的信仰现状
附图
**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以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农民、工人、个体户群体在物质信仰、伦理信仰、宗教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信仰得分的平均值,而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上的得分高于相应的平均值。从而说明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的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从表1也可看出,虽然不同职业人群在信仰追求上存在差异,但各个人群在信仰各维度上得分的顺序基本是相同的:国家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精神信仰和伦理信仰(农民和个体户有所颠倒),再次是物质信仰,宗教信仰得分最低。说明当前我国民众对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是达成共识的,对健康的精神信仰的追求强于财富、享乐等物质信仰的追求,对封建迷信基本持抵制的态度(平均得分小于3分)。因此,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现状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常抓不懈的结果。
对表1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在物质信仰方面,农民、工人、个体户得分显著高于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和个体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民;在伦理信仰方面,农民、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个体户,且个体户和知识分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和工人得分显著高于农民、个体户和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方面,知识分子得分明显低于农民和个体户,工人得分明显低于农民,而大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它任何群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以上结果说明,虽然在总体上表现出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更偏重于精神信仰、农民和工人更偏重于物质信仰和伦理信仰的趋势,但在信仰的不同维度上还是表现出不同职业人群信仰追求的复杂性。这不仅与多侧面的信仰内容有关,而且与不同人群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大学生作为最年轻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既表现出与知识分子群体在精神信仰方面的趋同性,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差异性。他们思想活跃,崇尚真知与自由,对宗教束缚不屑一顾,对自我实现充满渴望,但阅历不深,对包含家庭责任、传宗接代等观念在内的伦理信仰考虑较少。而个体户群体则可能由于常年在外忙于生意,因而家庭伦理观念淡薄,在国家社会信仰方面表现也较差。工人群体却由于长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原因,其信仰追求比农民和个体户显得积极向上,甚至在某些方面(例如国家社会信仰方面)明显强于大学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今后对大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