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毕业论文--继电器控制和PLC控制的异步电动机(2)
2013-07-04 01:07
导读:p; 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体积不同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使用的电气元件多,体积大且故障率大;PLC控制系统结构紧凑,使用的电气元件少,体积小。 ③ 控
p; 控制系统的结构和体积不同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使用的电气元件多,体积大且故障率大;PLC控制系统结构紧凑,使用的电气元件少,体积小。
③ 控制中电器的触点不同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中全部为机械式的硬触点,动作慢,弧光放电严重,寿命短,而且使用次数有限;PLC内部全部为“软”触点,动作快、寿命长,而且使用次数无限。
④ 灵活性不同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案的改变,需拆线,重新再接线,乃至更换元器件,比较麻烦;PLC控制方案的改变,一般不需要修改硬件,只需修改程序即可,及其方便。
此外,由于PLC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结合了
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可靠性高、灵活通用、易于编程、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PLC控制必将替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2、PLC控制方案的设计特点
㈠、在硬件方面
① 设置了滤波器
在PLC中一般对供电系统及输入线路采用多种形式的滤波器,如LC型或∏型滤波器
② 采用了隔离和屏蔽技术技术
在PLC系统中CPU和各种I/O通道之间都采用光电隔离和屏蔽技术,以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影响CPU的正常工作或导致CPU的损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③ 采用了模块结构
PLC通常采用模块式结构,目的是便于用户检修和更换模块,另外在各模块上都设有故障检测电路,并用相应的指示器标示它的状态,使用户能够迅速确定故障块的位置。
④ 设置了特定的电源
PLC中的电源,尤其是为CPU模块供电的+5v主电源,都有很强的抗电网电压波动和高频扰动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措施,以防止PLC的损坏。
⑤ 设置了联锁功能
PLC中各个输出通道之间都设有联锁和互锁功能。以防止各被控对象之间误动作可能造成的事故。
⑥ 设置了环境检测和诊断电路
这部分电路负责对PLC的运行环境(如电网电压、工作温度、环境湿度等)作检测,同时也完成对PLC中各模块工作状态的监测。这部分电路往往是与软件相配合工作的,以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和预报。
⑦ 设置了“看门狗”电路(即Watchdog电路)
PLC中的这部分电路是专门监视PLC运行进程是否按预定的顺序进行,如果PLC中发生故障或用户程序区受损,则因CPU不能按预定顺序(预定时间间隔)工作而报警。
㈡、在软件方面
①软件与硬件相配合
软件装在PLC的某一固定的存储区中,它定时对外界的工作环境状态检测,以便在有异常情况下可及时处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② 工作信号会自动保护
PLC在受到强干扰而导致工作进程混乱甚至停止时,如果PLC的硬件系统未受损,则它的保护软件迅速将当前的工作状况和有关的信息存放到磁性的或带电保护型存储器中,以便强干扰消失后,PLC自动从这种存储器中取出这些信息,继续完成因强干扰而中断的工作。
③ PLC采用扫描方式进行工作
PLC对信号的输入、数据的处理和信号的输出分别在一个扫描周期的不同时间间隔里以批处理方式进行,因此使得用户编程简单、不易出错。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不难看出:由于PLC在设计制造时充分考虑到工业控制现场环境问题,并采取了多层次、多种有效措施来提高工作可靠性,因此采用PLC实现电机控制,特别是对工作条件恶劣的
工矿企业应该更为适用。目前,PLC已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轻工、机械、电力、建筑、交通和运输等各行业。
参考文献:可编程控制器教程/王兆义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可编程控制器教程/钟福金,吴晓梅主编.-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朱绍祥主编.-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