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2)
2013-07-28 01:21
导读:二、雷曼公司破产对中国的启示 雷曼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风险,这预示着其必然走向破产。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
二、雷曼公司破产对中国的启示 雷曼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风险,这预示着其必然走向破产。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迫切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发现和了解企业组织中各方面隐含的风险,对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积极合理的控制行动,从而减少经营失败的可能,才能保证行为的规范性,真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从现实看,我国企业会计造假行为严重,企业违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控制的缺失与缺陷。从雷曼公司破产的原因分析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的改进建议:
(一)明确“内部控制”的真正含义
我国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含义还存有很多误解,认为内部控制仅是写在纸上的一系列制度或简单的控制、资产安全控制等,或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忽视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督。企业应该积极的看待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的理论建设和管理实践,随着企业创新不断完善,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使管理层在有效监督下自信地运营公司,在有效防止企业资源流失的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达到企业的运营目标。
(二)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内部控制体系
风险是与企业目标紧密相关的,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目标对风险的产生及对其分析和判断产生直接影响,对于一家致力于快速发展的公司,其战略取向和经营理念必然与追求平稳持续经营的公司有很大差别,这决定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的问题和风险、当面对风险时也必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只有基于企业目标,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采取积极、全面的内部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化解企业面临的风险。企业应致力于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控制体系,即“围绕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并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点,区分关键控制点和非关键控制点,从而构建出贯穿于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结合企业的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从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防止舞弊欺诈行为的发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三)通过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系统的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评估和分析的产物,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是风险管理的支点。在我们对风险做出恰当评估的基础上,只有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执行,才能对风险进行持续有效地管理。我认为,内部控制是管理者为有效减少和控制内外部各类风险及影响,确保企业决策和运作的科学合理,确保企业安全,达到企业预期目标而采取的计划、监督和行动。建立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制。对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权责利相制衡的合理体制的保障。只有保证内部控制监管的独立性,明确高管层的责任,实现管理层与内审机构的相互监督,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增强内部机构的独立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起来之后,需要靠外部力量确保其切实得到实施和执行,但是,我国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仅是作为部门的从属机构,仅仅是一个职能部门,许多行为都受制于所在单位的管理者和权力机构,管理层为了扩大自己的管理权限,在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多数并没有内部审计的实际位置,其存在仅仅是为了应付外部的检查,这决定了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因而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企业应完善公司机构设置,在确保审计机构、人员和行动独立的同时,确保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界定管理当局的责任,明确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各个行动步骤应有哪些管理人员负主要责任,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完成内部控制工作。
(五)加强监管部门对的风险监管
随着
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许多公司尤其是投行为了增加流动性,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纷纷大量使用金融产品,以期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大收益,但是风险和收益注定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对金融产品的不当利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短期的利益,但也会给企业埋下巨大的风险。近年来,我国金融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创新起步较晚,金融服务相对匮乏,资本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出现了大量企业违规、违法使用金融工具的现象,但由于外部监管不力,不能基于这些企业必要的惩处,使得这种现象屡禁不止,有愈演愈烈之势。我国急需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对企业使用金融工具的监管力度,才能有力防止企业为实现短期利益盲目使用金融创新工具,才能有利于企业恰当使用金融工具达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
雷曼公司破产的事实告诉我们,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者理念不断成熟,我国企业应以此为戒,努力提高
企业管理水平,在保证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同时不断创新,积极应对出现的各种新挑战,才能实现我国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兵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发展,2008,(7).
[2]王小军,刘杰,高金伟.试述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9).
[3]傅鹏.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会计之友,2006,(6).
[4]高一斌,王宏.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