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商标权益和保护(2)
2013-07-29 01:07
导读: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受本身实力的制约,长期扮演着活动从属者的角色,没有必要也没有意识去建立企业的商标体系。近年来,中小企业实力不断壮大,逐渐
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受本身实力的制约,长期扮演着活动从属者的角色,没有必要也没有意识去建立企业的商标体系。近年来,中小企业实力不断壮大,逐渐发展成为一股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希望自己的产品能独立打入国际市场,而不仅仅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就中小企业而言,在凸显商标重要性的同时,企业自身因素往往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商标管理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力有限,没有能力像大企业那样建立完善的商标保护和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的商标管理人才,无法充分利用商标管理机构的信息。这种管理体系的不足,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对商标认识不清,选择商标不够慎重,对最能够代表企业品牌的商标宣传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商标权益的保护。
三、加强中小企业商标权益保护的对策 1.优化外部
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全的支持和配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门设立了中小型企业司,很多国家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我国应加快在这些方面的立法,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及各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要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加大执法的力度,增强保护作用。应该说,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司法保护与保护相结合的综合体系,但距离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不小差距,许多方面仍亟待加强和提高。第一,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改变没有重赏也无重罚的现状。对商标的拥有者和实施者,在实行重赏的同时,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侵犯企业商标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对侵权者尤其是故意侵权者加大惩罚力度,有效制止商标侵权行为。第二,加强联合执法。联合执法是指有关商标执法部门和社会上有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部门之间、不同人员之间的联合,可以产生较大的优势互补效应,形成1+1>2的社会整合力,这就在客观上加大了执法力度。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提高企业商标意识
提高中小企业商标保护意识,是推动企业商标保护的前提。能够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商标,由于其“无形”却常常容易被忽视。中小企业应大力加强律知识的培训工作,除了可以选派有关人员参加国家举办的有关培训以外,省市可以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开展系统培训、专题培训以及强化培训等。培训内容应侧重于商标的应用与保护,突出实用性,加强商标的基础知识、专题知识、案例分析以及应用操作知识等内容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在中小企业内部,企业也要抓住一切机会,大力宣传“商标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的观点,创造浓厚的商标保护氛围,增强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商标保护意识,使广大员工认识到加强商标权益保护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从而使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商标保护活动中。
3.构建合理的商标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是建立在规范的机构管理和制度管理之上的,要提高中小企业商标保护水平,必须加强企业的商标制度建设。构建合理的商标管理保护制度,将使公司资产获得升值;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合法运营状态,给公司提供平稳有序的内部环境;能够可能发生的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并对已经发生的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进行有效制裁,使公司掌握主动权;能够促进公司人才的合理流动,保护公司的无形资产不因人才流动而流失;能够激励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建立和谐竞争的工作环境。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差异较大,在保护企业商标权益时,应按照自身情况构建合理的商标管理制度,在财力可能的范围内完善企业的商标管理。一方面,虽然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可能较少,但仍应尽可能设置专门的商标管理岗位,设立并完善针对本企业员工的商标知识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商标权益保护意识,从企业自身出发做好商标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借助于商标服务机构也是保护企业商标权益的有效途径。专门从事商标服务的中介机构长期从事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与实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从战略构想、制度设计、运行监控到人员培训、权利保护等的体系化服务,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省时省力的一条捷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文院
参考文献:
[1]谢华平,田萍.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今日中国论坛,2006,(4):107-108.
[2]冯哲.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