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分析(2)

2013-07-31 01:09
导读:三、实行企业风险的意义 (一) 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的公平性 纳税人通常希望税收管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所谓公平不是平均,除税收制

  
  三、实行企业风险的意义
  
  (一) 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的公平性
  纳税人通常希望税收管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所谓公平不是平均,除税收制度上的公平对待外,纳税人要求的公平还包括当不同纳税人对税法采取不同态度时,税务机关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对依法纳税的人和漠视税法的人进行甄别,并区别对待;对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采取强硬措施。纳税人除了要求上的透明外,还认为他们有权从税务机关得到高效、高质的服务和建议,他们希望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发生错误时能得到提醒和及时纠正。面对纳税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税务机关单靠以前的管理方式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在管理中引入新的适应纳税人更多、更高要求的管理方法。税收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估测、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纳税人的纳税错误,使其得到纠正;也可及时发现纳税人的恶性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提高管理的公平性。
  (二)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可以使税收管理更有效率
  税收管理中存在着由于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致使税款流失的风险。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手段,对纳税人不依法准确纳税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确认,对确认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税收风险管理对当前风险的确认,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对潜在风险的确认,可以建立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同时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也有警戒提示作用,促进企业遵守税法。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 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降低税收征管
  对政府来说,它要求收入安全、稳定增长,并要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收入。而税收风险管理能够事先预测并控制由于纳税人不依法纳税而给财政收入带来的不稳定、不安全,保证税收收入的安全、稳定增长,降低税收征收成本。
  
  四、企业实行税收风险管理对策
  
  (一) 精简政府机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行财政
  当前,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根据化原则,合理确定政府职能, 合理设置政府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同时,要积极推动公共财政的建立,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突出支出重点,改变财政包揽过多、“缺位”与“越位”并存的状况,把财政该办的事情办好。财政支出中需恢复“量入为出”原则,坚持以收定支,留有余地。
  (二) 规范政府收入机制,降低实际宏观税负水平,使之与发展水平相适应
  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是实际宏观税负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也是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直接原因。当前,应首先从整顿收费入手,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有条件改税的收费项目要坚决改成收税,保留的收费项目也要进行规范管理。在“费改税”中,应注意税制结构的优化,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费改税”项目转化为直接税,以提高直接税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降低税收收入结构方面的风险。其次,应统一国家财政,将全部政府收入纳入国家预算,由财政统筹安排。再次,应按市场化原则,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根据财政支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再根据宏观税负水平进行适当的税制结构调整,以降低税收收入结构方面的风险。改革中要处理好提高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和把握“费改税”进程的关系,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提高应主要通过“费改税”来实现。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三) 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消除税制设计中的漏洞,改革税收收入计划考核办法
  要针对我国税制设计中的缺陷,积极研究解决办法,以堵塞漏洞,杜绝因税制设计缺陷而引起的。在税制的整体设计中,要重点考虑建立抑制“泡沫”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保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加快完善地方税体系,充实地方税税种,给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使地方政府能在法规范围内运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从而减少越权干预税收的非理性行为。要改革税收收入计划考核办法,由高度的指令性计划考核改为指令性与性相结合,由单纯的基数递增法向结合上年实绩、当年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各种特殊因素等方面综合确定的方法转变,逐步与“税收负担率”相对接,以增强税收收入计划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挤掉税收的“泡沫”成分。
  (四) 优化税收执法,保证税务机关依法征税
  要努力给税务机关创造依法治税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提高税务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独立性机制,处理好政府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加强税务同、、财政、司法等部门的配合,通过立法规定工商、银行等部门协税护税的职责;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广泛宣传税法,增强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
  (五) 建立税收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要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机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应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建立一套由宏观税负率、社会纯利润率、各税种收入比率、税收收入弹性、税费比率、税收负担率等指标组成的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其次建立税收风险约束机制。一是管理约束。加强对税务机关的执法监督,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二是政策约束。加强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做到决策化、程序化、法制化。三是制度约束。充分发挥税收监督监察的作用。另外还应该建立税收风险应对机制。财税计划的编制和安排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留有充分余地,以应付各种可能的风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应根据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反映出的信号,及时调整税收政策,消除或降低税收风险。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 胡云松. 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税务研究,2006/12.
  [2] 王赫. 税收计划管理与税收执法风险——基于法的分析[J].辽宁经济,2006/11.
  [3] 陈小安. 浅议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的管理[J]. 商场现代化,2006/26.
  [4] 李尧. 印度对外国风险公司的税收管理及启示[J]. 涉外税务,2004/07.

上一篇:顾客满意度因素分析及调试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