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成员的加入对供应商网络效率的影响分析(2)
2013-08-14 01:04
导读:(2)竞争系数不对称(ρ≠p) 在竞争系数不对称时,考虑一种特殊的情况,进入企业和边缘企业是竞争关系(ρ<0),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企业的效用函数为ρ(
(2)竞争系数不对称(ρ≠p)
在竞争系数不对称时,考虑一种特殊的情况,进入企业和边缘企业是竞争关系(ρ<0),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企业的效用函数为ρ(v-c)-n网络的效率变化。
如果假设和中心企业建立关系给进人企业带来的效用很大,而给中心企业带来的效用相对较小,即ρ>p,同时进入企业和边缘企业的间接关系给双方带来的效用相差不大,进入企业和原有的供应商(边缘企业)之间对中心企业而言,竞争实力相差不大,中心企业通过不断引入新的供应商,来加剧供应网络的竞争,进入企业的效用。
同时满足,那么中心企业的效用就会增加,中心使网络竞争加剧,中心企业在自身原料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使供应商数量增加,那么提高了自身的谈判能力,而使边缘企业的效用降低。中心企业以边缘企业的效用为代价增加了自身的效用,降低了网络效率。
3、案例分析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由于公司每年数亿元的采购,仪化公司有诸多供应商,已经形成了一个供应商网络。2004年以来,化纤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仪化公司为了降低原有的采购成本,引入了浙江的民营企业作为供应商,这样新的供应商和原有供应商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这时候,仪征化纤和其他网络成员之间谈判能力不对等,所以建立的关系的效用是不对等的。由于新供应商的低成本,使原有供应商面临激烈的成本竞争,一部分被迫退出了供应商网络。通过新供应商的引入,仪征化纤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供应商的质量。在供应商中引入竞争机制,仪征化纤提高了效用,却使网络效率降低。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长期以来,中石化下属各企业一直是单兵作战进行物资采购,很近的区域之间由于信息沟通不畅、进货渠道不一,造成同一品牌的物资价格甚至相差30%。采购时,企业和供应商单独谈判,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2005年初,仪征化纤、金陵石化、扬子石化落实中石化总部要求,联合发起了区域间联合协作,通过每季度召开一次区域联合协作会,在物资供应信息、供应商、ERP管理、库存物资等方面广泛交流。在原料紧缺时,石化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原料共享,缓解短期的生产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也就成为仪征化纤的供应商,仪征化纤原有的供应商如果可以满足这些企业的供应需求,就可以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仪征化纤和其他石化企业进行了原料共享,关系给合作双方带来的效用几乎相等。通过合作,石化企业形成了规模优势,解决了部分通用件和只占10%采购金额却占90%工作量的品种的联合采购问题,降低了采购成本;供应商也降低了重复谈判的成本,拓宽了销售渠道,这样就使得企业的效用普遍得到了增加,而且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效率。
4、结束语
当新成员进入网络时,通过企业效用和网络效率的分析,本文得出一些结论:首先,如果中心企业想使网络效率增加,可以引入与边缘企业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扩大网络规模,形成价值共享网络;如果想保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甚至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中心企业应该引入与边缘企业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中心企业就可以保证供应商的质量。最后,当竞争系数对称时,新企业的加入会使网络效率增加;竞争系数不对称时,中心企业可能会以牺牲边缘企业的利益为代价增加自己的效用,从而造成网络的效率降低,网络的不稳定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