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2)

2013-08-29 01:02
导读:六、通过企业并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靠的是经营效率,而要达到此目的有两条途径: 第一,效率。有的学 家认为,企业间管理

  
  六、通过企业并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靠的是经营效率,而要达到此目的有两条途径:
  第一,效率。有的学家认为,企业间管理效率的高低成为并购的主要动力。如果优势企业A具有良好的管理效率,而劣势企业B无效管理且存在提高效率的潜力,这种双方管理效率差异的存在,就会驱使A企业并购B企业,A通过对B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B的效益增加,而且也获得了企业间效率的差异,极大地提高了创造价值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协同效应,获得了1+1>2的效果。协同效应表现为经营协同效应和协同效应。如邯钢用上市募集的资金收购冶金部舞阳钢铁公司,使舞钢5个月后实现扭亏为盈,管理水平及其生产设备利用效率有效提高。邯钢也因此扩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增强了抗风险能力,获得了经营协同效应。亚泰集团以承债方式收购长春双阳水泥集团,因而享受“挂账免息”政策,即一次性免去双阳历年所欠利息2.47亿元,而贷款本金4.44亿元则可分6年偿还,在偿还期内免息,并且获得了10:8的高比例配股资格。该年亚泰集团净利润增长124.76%,每股收益达到0.66元。这一并购给亚泰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协同效应。
  第二,规模经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并购给企业带来的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的生产规模效应。并购活动发生后,首先,并购双方可根据自身状况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对并购双方资产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经营规模,降低生产;其次,并购可以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前提下,有效解决生产专业化问题,使各生产过程之间有机配合,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规模效应。企业通过并购,可针对不同进行专门的生产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可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迅速地推出新产品。

大学排名


  
  七、通过企业并购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生产技术、企业组织变化以及资源在企业、部门和地区间的经常性流动,客观要求社会资源的再配置。企业并购实际上就是资产在不同企业、部门和地区间重组的一个过程,成为社会资源再配置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第一,并购是企业获取某些特殊资产的快捷方式(特殊资产通常是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产)。但是,并购方不能直接生产或买这种资产或者是取得这项资产需要很高的成本,而当目标公司拥有该项资产时,并购公司可以通过并购目标公司直接拥有此类资产,且在经过双方整合后达到双赢的局面。第二,充分利用价值低估效应获得价值高的资产价值低估理论认为,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反映其真实价值时,并购活动将发生。一方面,尽管目标公司可能拥有优良资产,但却无法被发掘,这时候并购方就可低价收购目标企业,然后将自身较高的管理效率投入到管理效率极低的被并购企业,以此“激活”被并购方原有资产,从而实现管理资源与生产资源的有效组合。另一方面,并购方有时比被并购方更了解它所拥有的某些资产实际价值。如目标公司可能拥有有价值的土地或其他不动产,在其账簿上可能是已经折旧的成本反映,低估了资产现实重置价,使得并购方能廉价地购买这家公司。如并购公司想增加生产特别产品的能力,就可通过购买生产此类产品的目标公司来达到目的,这样会节约很多成本。这是推动有实力、有前途而难以扩展的企业进行并购的极其关键因素。
  
  八、通过并购获取股票上市的预期效应

  
  所谓预期效应是指由于并购时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影响股价的效应,是股票投机的基础,而股票投机又促使并购发生。股价在短时期内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动,只有在企业的市盈率或盈利增长率有很大提高时,价格收益比才会有所提高。但是一旦出现企业并购,市场对公司评价提高就会引发双方股价上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具有较低价格收益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提高企业每股收益,让股价保持上升的势头。在美国的并购热潮中,预期效应的作用使企业并购往往伴随着投机和剧烈的股价波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九、通过企业并购争夺“壳”资源
  

  的“壳”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公司上市意味着公司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渠道。而成为“壳”目标的公司一般是拥有和保持上市资格,业绩一般或无业绩,总股本或流通股本规模小,股价较低的上市公司。我国有关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将被特别处理,有被摘牌的危险;前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上市公司不准配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了不使“壳”资源浪费,多通过手段采取资产置换的方式,通过不平等的特定的关联交易,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提高企业的业绩,从而避免上市公司摘牌或使上市公司业绩不低于10%收益率的配股下限要求。这种并购重组多带有做业绩的色彩,仅起到治标的作用。然而,由于公司上市又还有一定的程序和条件,使一些优秀的公司不能上市,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而非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股权,获得“壳”资源,无疑是非上市公司取得上市资格,实现低成本的“买壳上市”的一条捷径,为企业价值的猛增和融资、再融资以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近些年来,通过收购股份而在沪深交易所买壳上市的非上市公司增多,出现了许多买壳上市的经典,如中国远洋公司协议并购众成实业法人股,天津大港油田通过二级市场收购爱使股份股票,成为爱使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等。
  
  十、通过并购打破壁垒,为进入新市场提供条件
  
  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地域往往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障碍,不仅有培养人才、开拓市场、技术开发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有进入产业的市场壁垒。如进入产业中的大型企业垄断对中小企业的壁垒、技术壁垒、最低经济规模的额壁垒、行业管制,以及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和进入国外市场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如果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新领域,不仅可以规避壁垒,而且可以低成本迅速进入目标市场,既降低了投资风险,同时也赢得了时间和机遇。因此,并购重组成为企业在寻求新领域或新地域扩展时,最常用的手段和最易接受的投资方式。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柯达公司通过收购我国厦门福达感光有限公司、汕头感光材料有限公司,组建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无锡阿尔梅感光化学公司组建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使柯达公司成功地进入了我国的感光材料生产领域。
上一篇: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与规避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