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成长研究的理论评述(2)

2013-08-29 01:07
导读:三、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1、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 彭罗斯对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企业是“建立在一个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

  
  三、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1、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
  彭罗斯对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企业是“建立在一个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其功能是“获取和组织与非的赢利性,并向提供产品或服务”;第二,由于资源本身的不可分割性、资源间的不平衡性、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企业因此总是存在未利用的资源。企业的成长便是不断地挖掘、利用资源的无限过程;第三,企业成长不仅仅指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内部性的积累,规模经济只是成长经济的一种副产品。第四,企业扩张的方向必须从“继承的(inherited)”资源,即以前获取的资源,和从市场上新获取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理解[4]。
  2、 爱迪斯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爱迪斯认为企企业可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老化阶段。成长阶段包括企业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青春期、盛年期;老化与消亡阶段包括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爱迪斯认为,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企业必须克服这些问题才能顺利成长。
  
  四、 企业成长理论的评析
  古典的理论论证了分工和专业化对提高企业生产率的作用,但并未论及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更谈不上对企业成长问题做出系统的分析。马歇尔关于企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论述引导了以后许多学者的研究方向,并指出企业成长是由企业外界和内部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交易费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出现,强调合适的制度安排及制度创新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并采用交易费用这个工具分析了企业最佳规模。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也都局限于从外部来分析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没有考虑到企业内部的资源差异对其持续成长的影响。以彭罗斯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学派摆脱了企业成长追求规模经济的思维限制,指出企业成长追求成长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并强调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根本推动力。这种理论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为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遗憾的是他们的理论并没有没有考虑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也没有说明如何才能有效地形成企业的供给,因而他们的理论也是不彻底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总的来看,现有企业成长理论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不足:首先,这些理论对企业成长的研究都有所偏颇,没有能够清楚地阐明企业成长的路径问题。传统企业成长理论侧重于企业最优规模的确定,强调外部环境对企业规模的影响,而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作用;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突破了企业成长追求规模经济的限制,指出企业成长应追求成长经济,但该理论又过于关注内部资源的作用,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其次,这些理论都是基于市场竞争关系的企业成长理论,都是通过击败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来实现自身的成长,没有考虑都与竞争对手共同成长,即基于“竞争-合作”关系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14页。
  [2]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5页。
  [3]Oliver E. 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pp.280-281.
  [4] E. Penros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15-25.

上一篇: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