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空间转移的研究(2)

2013-10-20 01:52
导读:2.4 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存在恶性竞争。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中小企业集群中,“逐底竞争”十分明显。浙江省企业队曾对全省规模以下企业进行专项调查

  2.4 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存在恶性竞争。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中小企业集群中,“逐底竞争”十分明显。浙江省企业队曾对全省规模以下企业进行专项调查,认为“行业恶性竞争”(即“逐底竞争”)是影响发展主要问题的占被调查企业的39.5%。如永康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滑板车生产出口量占全国的90%,一家企业研制成功某新产品,上百家企业很快模仿,产品生命周期只有2个月。由于竞相压价,永康曾经失掉沃尔玛百万辆滑板车订单。另我国2005年出口的化纤染色布和印花布每米平均价格0.8~0.9美元,袜子平均价格每双0.21美元,领带平均价格每条1.6美元,几乎接近成本价。这些出口品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沿海的中小企业集群。由于恶性竞争和出口秩序不规范,沿海地区中小企业遭受的摩擦也日益增多。2005年,浙江省发生国外各类贸易调查案件涉案金额8.97亿美元,居全国前列。
  
  3 中小企业集群空间转移需要的条件
  
  中小企业集群为了突破上述发展障碍,必然产生空间转移的现象,而进行空间转移则需要一定的条件。
  3.1 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随着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已经不再是中小企业集群所独有的优势。各个地区不但完善了、等必备设施而且部分地区甚至建立了标准化厂房。在基础设施方面,企业已经具备了向集群外转移或在集群外建立新企业的条件。
  3.2 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交流顺畅。中小企业逐步实现的信息化建设,部分中小企业不但具备了与外部沟通的便利条件,而且还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系统。一旦存在一个信息平台,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如果能够由核心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小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实现与整个供应链的对接。只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集群外的中小企业一样可以获得充分的信息。
  3.3 新型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随着物流企业的逐步成熟和交通的便捷,即使远离集群的企业一样可以获得配套企业的支持。距离上的成本逐渐下降,而提高响应速度将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企业的竞争除了交易成本竞争之外,交易效率的竞争将变成竞争的核心。集群外企业虽然存在供应半径较远的现实情况,但是一样可以获得快速的采购和销售,并且凭借集群内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竞争优势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3.4 限制人才流动的障碍能够被打破。随着发达地区就业的恶化,人才的区域流动性增强,一些人才开始向中西部流动,人才的就业观念也得到了改善,并且随着交通通讯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研发和生产的异地进行。只要存在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远离集群的企业也可以获得高素质的人才。集群外企业在人才方面的不足将逐渐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处于集群外的企业加入集群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空间上的限制是可以得到弥补的,中小企业集群的空间转移具有可行性。
  
  4 对中小企业集群空间转移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当前,对中小企业集群空间转移需要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让中小企业集群外的企业获得足够的信息和配套企业的支持。
  首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来促进集群的空间转移。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为中小企业集群的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中介组织的活动来促进集群内外企业的接触,为中小企业集群空间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其次,继续推动物流企业发展。物流业高度发展后,集群外的企业可以得到配套企业的快速响应,同时也延长了集群中企业的供应半径。有了高度物流业的支持,企业集群的成本会降低,而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最后,必须为中小企业集群空间转移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那样可以方便转移后集群内企业的沟通和交易,加快技术在集群内的速度。有了信息平台的支持,处于集群外的企业也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并能够获得最新的技术,从而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文献:
  [1]苏美香.中小企业集群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途径[J].发展研究2007.11.
  [2]疏礼兵.浙江民营中小企业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
  [3]钟幼茶.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2.
  [4]王泽强.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及其培育[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
  [5]韩昌学.中小企业集群异地衍生机制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
上一篇:企业变革管理和沟通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