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网企业推行的作业成本(2)
2013-10-21 01:13
导读:3 作业法 3.1 作业成本法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又称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
3 作业法
3.1 作业成本法概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又称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2 作业成本法下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利用单项成本改进基础上的作业成本核算信息,将“作业”作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然后将间接费用按作业量进行分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计算过程有两个基本步骤:第一、选择间接费用归集对象,确认作业成本库;第二、以成本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4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通过比较作业成本法与现行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发现,作业成本法有以下优点:
4.1 作业成本法分配成本不是单纯根据生产产品数量,而是根据生产产品的作业来分配产品的成本。更为突出的是,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归集对象还可以是顾客或。
4.2 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遵循“资源——作业——产品”主线,即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作业成为沟通企业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桥梁。正好同理论上“成本”概念相吻合。
4.3 作业成本法与传算方法的主要差别在制造费用的分摊。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业成本法在理论上明显优越于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较精确,较现行方法有较高的相关决策性。另一方面,作业成本法还能提供有哪些是成本费用的重点,哪些是根本不带来价值,只耗费成本的完全可以避免的活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总之,ABC框架下成本控制与ERP的结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网企业整体成本控制的能力,是在千头万绪的成本控制中,为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二者结合运用的成本很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软件开发技术难度和开发成本将持续下降,作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块化管理工具,二者系统的结合应用将会为电网
企业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侯彦温.试论如何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构建成本控制系统[J].师.2004.(5):70-72.
[2]Kim Kyoung J, Han Ingo. Application of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nd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in activity-based costing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3. (8):73-77.
[3]Matte Seaman. Petra Somalia, Jeri Parlance. Product Profitability: (Cause and Effect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4:393-401.
[4]David Ben-Ariel. LI Qian. (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 fo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Nits.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3: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