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儿童读者对象的作息时间特点决定了其业务工作有很强的阶段性,周一到周五学生上课、家长上班期间读者稀少,而在周六、周日则读者爆满。寒暑假读者很多。以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2006年55万馆内图书外借量计算,在周六、日的日均借书量接近4500册,这还不包括来馆阅览的册数,如果不设馆外流通分馆而把该馆2006年馆外流通所产生的借阅流通量年22万册计算进去,则周未日均流通册数将达到6500册。如果将借阅人流再加上前来参加活动、培训、听讲座的读者人数,则绝对是超负荷运转,压力是很大的,因为少儿图书馆相对于成人馆而言,一般面积不大,人员编制不多。而从该馆的实际运作效果看,分馆建设可相当程度上缓解总馆借阅高峰期的压力。
3儿童图书馆社区服务网络需要调动各方资源来共建
3.1目前体制下少儿图书馆难以形成完全独立体系的总馆分馆制
国际通行的总馆分馆制的做法是,在省(州)、市建立少儿图书馆总馆,统一拥有并调配所有的人、财、物等资源,总馆除负责流通外,主要负责统一制定事业发展规划,统一采购、分编加工图书,统一进行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各分馆只负责读者服务工作,实行“通借通还”,按这种模式建设总馆分馆制可避免重复劳动,使资源更加合理分配,是一种理想的方式。但经过实践证明,目前建立这种完全独立体系的总分馆制很难,原因是在中国现阶段体制下,除军队等少数领域外,其它行业在上基本均属块块,在投入方面各层级均有相对明确的责任划分,每个层级的财政部门不会将钱投入到非本级财政责任范围内的单位去。而在主管部门的归属上,系统的少儿图书馆归主管部门,学校系统的少儿图书馆归部门,其它系统也有相应的主管部门,每个主管口也都不愿放弃下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因此在原有权力部门不想放弃的情况下,难以建立独立体系的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除非在图书馆法颁布实施后,有了明确的规范来强制推行。
3.2儿童图书馆和社区均无力单独建设社区服务网络
建设一个社区儿童图书室,需要有场所装修租用、设备、软件、图书等首期投入,另外还需人员、水电通讯开支等日常的运作费用,由少儿图书馆或社区单独向同级财政经费一般难以实现,这主要由于同级财政不会对属于下级或下下级财政应当支付的社区儿童图书室的日常费用进行拨款,因此,对于市、区两级的少儿图书馆来说,单独承担费用在所属社区建设服务场所确实无能为力;而作为社区居委会来说,其资金状况本来就不很宽裕,一切来源均来自于街道拨付,且在计生、卫生、综治安全、文明建设等越来越多的工作下放到社区的大背景下,居委会的人员编制状况也十分紧张,因而也无力单独建设社区儿童图书馆分馆。
既然目前建立独立体系的少儿图书馆总分馆制不现实,儿童图书馆和社区又无力单独建设社区分馆,而建设少儿图书馆社区分馆又有重大意义,因此考虑合作建馆模式是最佳选择。
3.3许多部门及社区各有可用资源、也乐意共建儿童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