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外部原因(2)
2013-12-02 02:02
导读:此外,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系不够,在生产上相对独立,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化分工协
此外,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系不够,在生产上相对独立,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与网络,使中小企业间的交易费用较高,增加了技术创新的。
2.增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2.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体系
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政府与互补的机制。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推动,主要要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创造良好的市场,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制度和法律体系。遵照市场发展规律和国际通用的规则,尽快清理和修正现有那些不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条款和规定,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法律法规体系,如,政府采购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者的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在法律基础上走向综合性、系统化,以减少政府政策的多样性、人为性和波动性,保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持续性、规范性和平稳性。
2.2理顺政府体制,设立中小企业促进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协作工作,从而解决中小企业无主管部门和多头分散管理的局面。
我国对中小企业分部门管理,造成不同经济成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在竞争地位上的不平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应成立类似美国的小企业管理署(SBA)、日本的中小企业厅,具有统一管理各种经济成分、各行业的中小企业合法授权的管理机构,协调政府各部门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等问题。
2.3发挥财税政策的作用,弥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刺激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2.3.1增加科技投入。要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拨款应该具有针对性,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项目。
2.3.2建立中小企业多元化的体系。设立中小企业成长基金,中小企业成长基金主要用于面向中小企业的专项贷款、贷款贴息、技术创新研发资助和法律援助等;改进商业服务,适当调整商业银行贷款的投向,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性质可以是民间、官方或半官半民;发展融资租赁业,支持中小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完善风险机制,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中
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为风险投资机制正常运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中小企业板块发展,借助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有利时机,完善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成立一个真正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现有政策性银行体系与中小企业的成长存在不对称性。
2.3.3完善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服务。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负担重的问题,要通过规范税收制度,在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变费为税,使企业的负担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对诚实建账的中小企业,我国可完全借鉴阿根廷、巴西等国的成功经验,实行单一税制。
此外,还应制定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风险投资从高新技术企业所获得的股权转让中的增值部分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从而可以间接补充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
2.4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4.1建立技术支持平台。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地区,重点支持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
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技术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中心向中小企业开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2.4.2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各类社会机构,按市场化运作,其性质可以是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或自然人。如社会化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专利事务所、所等。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使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金融、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咨询、培训、评估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以城市为依托,形成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区域性、专业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重点地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配套能力。
2.4.3推动产学研合作。目前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并不活跃。政府应积极予以引导,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产学研合作创新,鼓励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企业之间合作创新,以合作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共建研究开发基地或共同创办新企业等方式,加快企业与科技资源的有机结合,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谋求“双赢”或“多赢”效果。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4.4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企业及相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信息网联网,加强有效的信息服务,及时发布科技成果、招投标、人才供求等信息,进一步促进技术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并做到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政府要从规划、政策扶持、示范推广、宣传培训、组织公共项目的研究开发等五个方面入手,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支持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志菲.厉以宁:把脉中国民营经济.今日中国论坛,2007(1).
[2]中国技术创新网:www.ctiin.com.cn.
[3]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十五”期间民营经济三大性变化.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12).
[4]晁毓山.转型期的民营经济如何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2).
[5]郝臣.中小企业成长:政策环境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23个省市309家中小企业的经验数据.上海经济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