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管理革命与美国工业化(1)(2)

2014-01-11 01:13
导读:三、美国 现代 企业 制度变迁 如上文所述,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提出的“现代企业”的概念,即“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
三、美国 现代 企业 制度变迁

如上文所述,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提出的“现代企业”的概念,即“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之为现代企业。”其诞生要回溯到19世纪40年代。在此之前,生产单位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生产,生产动力一般是水力、风力、人力及牲畜拉动,生产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意义上大规模的生产企业是很难诞生的。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的大型企业揭开了现代企业史上意义最重大的一页:组织结构从H型(科层型)开始,一直到多分部的M型(分权制)结构。与此同时,所有权与经营权正式分离,职业经理人出现,现代公司制企业正式诞生,从而奠定了美国企业顺利 发展 成为现代巨型跨国公司的基础。书中认为,美国大型企业制度的变迁包括了三种含义:一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二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三是经理人阶层的出现并日趋职业化。
【1】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19世纪40年代, 交通 与通讯业的发展给当时大 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不竭的动力。铁路工业首先兴起,标志着大规模企业的诞生。而后,在商业流通领域、化工领域、重工业领域,美国企业通过以下发展战略:专业化、横向多角化、纵向一体化、跨国战略与多元化战略,实现了规模 经济 与范围经济的扩张,培养了美国企业的组织能力。与这些战略相伴随的是,美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先后经历了U型(扁平型)结构、H型(科层型)结构、M型(分权制)结构的变迁。在现代企业战略与结构变迁的过程中,美国企业管理革命顺利完成,即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的分离,建立了现代企业公司制度。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由于现代企业产权主体众多,过于分散,以至于谁都没有力量单独控制企业,又由于现代企业规模大、管理复杂、经营难度大,对企业实行协调与控制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能力,不是仅仅拥有所有权就可胜任的。企业的控制权必然集中于专门的经理人员手中,但这些经理人员往往不是所有者。于是,在现代企业便形成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局面。这种“两权分离”的状况,在古典企业那里也曾出现过,但不普遍,也不具有必然性。而现代企业却不然它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两权分离已经形成制度。贝利、米恩斯曾详细论证了现代企业这种两权分离状态产生的原因与经过,把经理人员掌握控制权称作“没有财产权的权利”,把这种制度变迁叫做“经理革命”。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钱德勒认为,企业是否由支薪的职业经理管理是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的分界线。上文所述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演变过程,不仅取决于所有权的分散过程,而且同企业管理复杂化程度的发展有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技术含量的提高,越来越要求企业管理者接受严格的 科学 训练,不是任何一个财产所有者能胜任这一职务的,必须由专家管理企业。这也是所有权同控制权分离的重要原因。而两权分离的直接结果,则导致了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新的一体化企业由于结合了生产与分配,产生了比原来单一职能企业多得多的管理职位。这种分管各种工作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职业经理人,他们不拥有或只拥有极少的公司股票。起初,他们主要是在中层管理或职能管理,即日常运营方面发挥其协调作用,高层管理仍为企业主或创始人把持。但在一些由合并而成的企业中,投资银行家加入到大股东的行列,并因此造成股权的分散,职业经理因此乘势而起,开始介入公司的高层管理。由于他们具有专业、信息和时间等方面的优势,相较于股东而言更适合担当管理的责任。

四、结论:企业管理革命与美国工业化

前文我们分别从现代工商企业的诞生及性质、现代企业制度变迁等方面介绍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所描述的经理式的资本主义。由当时美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可以看出,经理式的资本主义乃是一种经济现象。在当时,它几乎得不到美国选民的 政治 支持。至少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现代工商企业是顶着民众和政府的反对而成长起来的。许多美国人——或许是大多数——都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大型企业。这种企业行使的集中化经济权力违反了民主的基本价值。它们的存在,阻挠了许多经济部门中的创业机会。它们的经理人员也无须(或有责任)对其权力的使用作出说明。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但正如钱德勒所言,美国所以成为经理式资本主义策源地,在于其国内市场的规模和性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国内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全世界成长最快的市场。……美国市场不仅比其它国家的市场更大、发展更快,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同质性。美国的收入分配看来要比其它国家更为平均。市场的阶级界线不象欧洲那样明显。美国市场的特点还在于它是一个新开发的市场,几十年前这里有许多地方还是荒无人烟,因而新型的现代工商企业更易于建立,因为老的一套经营 方法 还来不及成为惯例和变得僵化。 
这正符合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美国当时的国内环境诞生了现代企业,引起了生产、分配各方面的变革,从而诞生了经理式的资本主义,也随之诞生了职业经理人阶层及现代企业制度。而这种企业管理革命所带来的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又在生产、分配各方面加速了美国工业化进程。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层级制及两权分离所带来的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从微观上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起了极大促进作用。综上,企业管理革命在美国工业化 历史 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 文献 :
1.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武译
2. 金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当代 中国 出版社,1994年
3. 张维迎,《所有权、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 研究 》,1996年第9期
4. 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傅玉
上一篇:白鸽集团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