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这里,我个人意见不赞成现在流行的“抵标价拿标,靠索赔赚钱”的投标理念,因为国内的市场仍然不很健全,完全运用FIDIC条款的项目还不多,即使对套用了FIDIC条款的项目,过度的索赔很难得到不说,也会给承包商往后的投标造成不利的影响,诉讼仲裁吧,真正进行起来往往就象马拉松,是件非常头痛的事,而且最终未必胜诉。在项目的运行过程中,靠变更赚钱其实容易、保险又方便,没有什么争端,往往一句话,一个概念,就能多赚几十万甚至成百万元,这实际上是巧妙的把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围绕索赔进行的对抗转化为双方的合作尝试,何乐而不为呢?
三、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的作用,快捷、准确、高质量的制作标书
计算机(系统)及投标软件的运用水平,直接反映出一个承包商的整体素质。一个高水平的投标者,应该关于将有关信息分析并归纳为计算机易于管理和操作的模式,除了应用现成的软件外,还能将具体业务的处理过程设计成电脑程序,以增强投标过程中的应变速度和标书质量,从而顺利地获取中标。
四、认真总结自己和对手历次投标的经验和教育,按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的规律,实现投标水平的不断飞跃
每一次投标过程,对企业而言都是展现自己,认清和学习对手的一个最佳机会,只有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提高的企业才最终会“笑到最后”,所以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把握未来。
如果企业在每一次投标过程中,都能按照戴明循环规律,即计划(P)—运行(D)—检查(C)—处理(A),认真做好投标各阶段的工作,分析对比自己和对手运作过程中的利弊,及时总结提高,从而实现投标水平的不断飞跃。
五、和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从根本上增强投标竞争力
愈来愈加密切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显现出单打独斗竞争方式和观念的诸多危机,在技术含量高,资金、资源较为密集的项目投标中,采用和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的策略组成联营(合作)体,实现优势互补,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标率,同时获得最好的项目收益。
竞争激烈的市场给所有企业一个公平的环境,其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次投标,对企业的决策者和所有参与人员而言,都有不亚于商业中的一项“战役”,如何顺应市场,把握好市场的脉搏,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诚愿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商业舞台,能够顺利地迈好投标这关键的一步,并越走越好。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