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增强企业的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和知识产权产易制度,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围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企业创新服务。建立国家支持的公共科技成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企业和社会开放的共享制度。通过大力扶持,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的体系,做到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科研人员扎根在企业,9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来自于企业。
(三)进一步改善政府投入方式
由于财力薄弱,投入不足是企业自主创新中一个普遍性问题。以1991~2003年为例,我国累计研发经费总数仅为美国同期的1/36、韩国的1/2。为此,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多渠道、多层次逐步加大全社会对企业创新的投入。
1.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各级财政用于科技发展经费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增加科技三项经费额度,确保政府的科技创新,使创新企业得到应有的支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构建有效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共谋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采取合资合作、技术转让,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入股等形式筹集技术创新资金。筹办设立各类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集中用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技术投入,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广阔的资金筹集渠道。
2.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使企业成为科技投资的主体。力争使企业对创新项目的投入达到全社会投入70%以上,用于开发经费不低于销售收入1%。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申请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保证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3.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对于一些地方或区域龙头产业和实力强的大中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问题,政府要以项目为依托,增加财政支持基数,协调社会各方予以连续经费扶持和重点服务,确保龙头产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促进其进一步规模化。
(四)政府培育服务企业创新的中介组织
中介服务体系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是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的桥梁。作为政府部门,应在科技创新与经济的结合中发挥桥梁作用。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建立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人才引进、项目投资、成果转让、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创新服务;二要搭建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做好企业与院校的信息沟通,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形成创新联合的“双赢”格局;三要完善科技信息中心,建立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市场信息、科技动态、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权威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四要建设一支有技术专长、懂经济、会经营的经纪人队伍,实行经纪人资格审核制度,制定规范的中介行为准则,提高服务中介的服务水准;五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专利代理机构布点,鼓励发展专业性强、职业道德好的代理以及评估、信息咨询等多样化的知识产权中介组织,完善企业创新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功能。
(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创新要靠人才。各级政府必须树立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有力措施,为企业培育和凝聚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
1.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和职工给予重奖,切实落实技术、知识、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积极性,推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保障机制。通过提供住房、转移户口等各种安居政策,解决好创新人才的职称、人身保险和子女就学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
3.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技术研发和营销人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引进创新人才,特别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之提供发挥才干的舞台。
(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深化各项改革,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尽快出台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当前急需制定财政、税收、信贷扶持政策、技术创新奖励政策、加快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技术引进政策、公平竞争政策、产学研结合政策以及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政策,用政策推动原有自主创新企业的更快发展,引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新高潮的到来。
2.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制定出一些真正激励创新的新政策。如深圳市在对创新型人才管理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实行特殊贡献专家认定政策,允许高技能人才、没有高级职称甚至没有职称但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申报专家;允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人员,在申报高级技术职称时可以不强求发表论文和参加英语考试;允许没有学历的技工,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为凭可评为高级技工等等。
3.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过去为了鼓励创新,也出台过一些很好的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但更多的是成为文字摆设,政策出台与执行两张皮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创新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兑现,有的则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七)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企业自主创新有赖于良好的法制环境作支撑。然而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甚至“劣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抵消了企业自主创新力。为此,政府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一要加强立法。抓紧制定和完善维护创新秩序、健全创新保障机制、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要加强反垄断法、商业秘密法、产权激励方式方面的立法,弥补法律上的空白。其二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公开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和责任制,坚决治理随意执法、野蛮执法、违法执法。其三要减少地方保护对司法的不正当干预,采取措施治理司法不公、枉法裁判等突出问题。
总之,企业被赋予创新主体的地位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这种创新主体的归位,使得我国创新体系内部有机构成和功能错位的问题得以矫正,有利于创新合力的形成。而政府职能归位,由直接操持创新到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无疑会增进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动和边际收益,从而共同贡献于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