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的角度看企业兼并与战略联盟(1)(2)
2014-05-23 01:43
导读:三、战略联盟中 企业 的博弈 分析 战略联盟通常通过某种形式的契约安排而达成一种松散型组织集团,其资源整合程度和利益分割经常随联盟各方实力对
三、战略联盟中 企业 的博弈 分析
战略联盟通常通过某种形式的契约安排而达成一种松散型组织集团,其资源整合程度和利益分割经常随联盟各方实力对比的变化而威胁到联盟的稳定性。下面我们基于对建立战略联盟的企业对共同资源的单方面掠夺的行为分析,考察战略联盟模式下的参与约束条件及激励 问题 。
这里联盟收益的上调因子r =2不好解释,但双方的分成比例δ=1/2却给了我们很好的信息,它说明建立战略联盟的企业,只有在均享未来共同收益时,才没有人有冲动破坏契约从而使联盟成功。均享收益,要求建立战略联盟的企业实力相当,最起码在联盟内部地位应该平等,而实力悬殊的企业在联盟内部很难做到平起平坐。在现实中,长期的有效率的战略联盟大都是有实力相当的企业组成。大企业大集团强强联合,共同开拓新的市场,小企业联合则可共御强敌,保护和 发展 自己。大企业与小企业的战略联盟在市场上也十分常见,但它们之间由于不完全契约造成对共同收益潜在的掠夺倾向,加剧了联盟本身的离心力,因此它是不稳定的。这样的联盟建的快散的也快。尤其是随着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战略联盟的效用会逐渐递减,这种情况下小企业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从而加剧对联盟共同收益掠夺行为的发生。博弈在tn之前结束,战略联盟失败。大小企业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兼并可能优于战略联盟,这正是我们下面要分析的问题。
四、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
由于企业兼并市场上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在企业开始兼并另一家企业时会面临竞争对手的竞争。我们首先用斗鸡博弈模型分析进行兼并的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博弈。
假定(1)企业行为理性;(2)市场上有两家企业1,3同时计划对目标企业2进行兼并;(3)信息是完全的。
大学排名 这个博弈模型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兼并,不兼并)和(不兼并,兼并)。在市场竞争中兼并目标企业能够为企业带来正的收益。但在这个博弈中需要一方退出方能达到纳什均衡。若任何一方都不妥协,都坚持兼并的战略,最终的局面是(兼并,兼并),而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至少在局部)。因此给定企业1选择兼并的情况下,企业3的理性行为是不兼并,主动退出竞争。给定企业3选择兼并的情况下,企业1的最优行动是不兼并。问题是在面临收益的情况小,谁会主动退出避免两败的结果呢?
这和兼并方的行动成本密切相关。若企业3看到企业1选择兼并就退出的话,竞争就不存在了,而这是不可能的。假使企业1和企业3都选择兼并,结果将遭受损失,为-1。但由于企业1和企业3的成本不同,因而-1的结果对二者的 影响 完全不一样。-1可能是企业3的全部,企业1的九牛一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兼并企业3将遭受重创。因为我们假定信息是完全的,双方的成本是已知的。因此企业3在面临竞争对手企业1时将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的行动。现实中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竞争不会在开始之前结束。只有在博弈过程中,有关双方的信息会不断曝露出来,双方据此修正自己的信念,直到有一方退出。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在兼并市场的竞争中,成功的概率与企业的成本有关。
下面我们分析兼并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的博弈。
如图6,这是一个无限期完美信息博弈。企业1在时期1,2,3┉ 出价,企业2在时期2,4,6┉出价。直到有一方的价格被接受,否则讨价还价将一直继续下去。这个博弈有无穷多个纳什均衡,但罗宾斯泰英证明,它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是唯一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五、小结
企业兼并与战略联盟作为不同的组织方式,体现为两种不同的竞争战略。尽管它们的目标不尽相同,但根本都在于获得竞争优势。关系风险,即合作关系的不确定性是战略联盟的首要问题。战略联盟中合作关系的确定和维持一方面要以参与者共同利益的存在或联盟有利于彼此利益的实现和对等增长为基础,另一方面要以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承诺为保证。但是在现实中后者很难实现。因为战略联盟本质上是一个不完全的契约,共同利益的 相关产权不能被完全界定。所以机会主义行为是不能避免的。较之战略联盟,兼并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博弈情况。通过内部化,它能消除机会主义,但兼并在出价还价的无限期博弈中,过程可能旷日持久,面临成本的损失,还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最后,本文没有考虑环境的不同影响。而现实中,企业进行外部扩张时,模式的选择更多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决策。
参考 书目:
(1)张维迎,1996 博弈论与信息 经济 学 上海三联书店
(2)雷斯通,郑光等 2001 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 经济 科学 出版社
(3) 平新乔 2001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唐爱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