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品牌管理的魅力(1)网(2)

2014-07-27 01:34
导读:2、品牌管理的整合性。品牌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概念,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所有因素的总和。因此品牌管理应是全方位的管理,要做整合性规划。
  2、品牌管理的整合性。品牌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概念,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是所有因素的总和。因此品牌管理应是全方位的管理,要做整合性规划。打广告是树立品牌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纯粹只依靠广告狂轰烂炸,是不能保证品牌健康发展的。包装、视觉识别设计、终端行销、公共关系、产品品质与性能、服务等等都会影响品牌的形象。有效的品牌管理还涉及到各职能部门并贯穿于企业整个业务流程当中,在采购、生产、研发、后勤、营销、销售、服务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任一环节的差错都会对品牌造成损害。品牌管理的整合性还体现在处理同一系列品牌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使之配合公司的核心能力,具有价值衍生的潜力。每个品牌都具有明确的角色,与其他品牌互动,形成一种整合的力量。
  3、品牌管理的持久性。品牌管理不是一个短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长久统一地进行。知名度可以很快打出,建立品牌偏好也能迅速实现,但是获得长盛不衰的美誉度,形成坚定不移的品牌忠诚,则必须打持久战。麦氏咖啡是奥美公司用了七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全球品牌,至今仍反复诉求“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这一感性讯息,其温馨的氛围,友谊的渲染,令麦氏咖啡足以和雀巢抗衡。但是国内一些品牌在这方面很是欠缺,诉求主题常常日新月异,缺乏统一的个性。由于资金问题,还不能持久进行。有钱时,就用广告狂轰一阵,没钱了,就一搁数载,更不要说用整合思想持久进行大品牌的管理了。
  产品无法青春常在,但品牌可因为产品的不断创新而永葆年轻,有效防止品牌老化,因此,创新是品牌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仅就宝洁的飘柔洗发水而言,从1989年,在中国第一个推出洗护二合一的洗发水,至2001年5月,针对忙碌的现代女性,推出全新的多效护理洗发露。几乎每年都有产品更新,可以说,在消费者变心之前,飘柔自己就先变新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品牌管理的科学性。品牌管理是门科学,进行完善到位的品牌管理就一定要注重科学规律的运用。
  广义而言,管理就是规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表现,善用各种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者必须善用组织内所有资源;才能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离开科学严谨的管理,是不可能造就消费者心目中的优秀品牌。
  海尔在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心中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品牌。我们见过海尔自信逼人的广告,但不会有铺天盖地的印象。真正令世人折服的还是海尔的管理、文化、质量及服务。游刃有余地进行科学严谨的管理工作,实现自己对消费者的诸多承诺,海尔人清楚地知道:科学管理是基础,一旦放松,品牌就完了。
  海尔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十分重视服务,注意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海尔从用户需求着手,进行产品开发与改进,注重“设计人性化,使用简单化”,并顺应科技新时代的要求,与微软携手,推出海尔电脑e家庭,将智能、个性与人性融为一体,更好地满足以家庭消费为中心的顾客需求。海尔为了与消费者联系更加紧密,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立了“9999”售后服务热线,并开通电子商务B2C网站,还努力推行“国际星级服务一条龙”,使海尔与用户之间形成一种亲情般的关系,想尽办法让用户在使用海尔产品时毫无怨言。
  品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运用科学严谨的规律,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持之以恒、统一细致地进行整合规划,实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如同木桶原理一样,每一块木板都要精心呵护、管理到位,容不得半点含糊与怠慢,不要以为品牌建立起来以后,一切就万事大吉,任何自满、固步自守的念头都有可能毁掉辛辛苦苦树立的品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柳桥《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中华企业内刊网.2001-11-21
  [3]龚文祥《战略性品牌管理:一个新职业的出现与兴起》中国营销传播网.2001-4-28
  [4]王晓丹、虹阳《奥美:从魔法师到大管家》(《凤凰周刊》2001年21期)
  [5]宋沛军《谈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6-17
  [6]金杜《宝洁和他的新“敌人”》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2-1.
  [7]马寿成《品牌经理:1+1>2的魔术师》中华广告网.2002-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基于权力博弈的企业领导人更替机制分析(1) 下一篇:品牌化策略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趋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