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管理(1)(2)
2014-08-08 02:52
导读:3.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公司治理是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权责利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企业进行风
3.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公司治理是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权责利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对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良好的内部环境应包括公司权力机构的权利有效制衡,企业的资源合理利用,风险管理科学,内部控制有效,生产经营效率高以及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等。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治理机制趋向合理,治理结构科学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必须优化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以独立董事、监事会、审计等多元化监管体系是保证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要增强监管受托责任,实施多样化的监管手段,还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信息披露,包括公司经营活动风险、信息资源、公司的财务状况等信息披露,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中小股民受损失。加强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可以强制企业正确履行其受托责任,制约劣迹经理人员的市场准入。对违规者实施严厉的惩罚就是强有力的监管,上市公司应制订并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度,抵制内部人控制、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制度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效果
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认知度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转型和经济改革的过程之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市场环境较为特殊。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上市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并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的一些大公司已开始按照国际风险管理的思路来设计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企业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认识风险的内部环境。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应通过宣传教育,让每个员工了解风险的危害性,企业高管人员对其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涉及的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企业内部树立起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信息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有关管理者,最后由决策层制订防御措施并传达给企业员工实施。其次,公司可以考虑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对企业所面对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风险管理部门要制订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日常风险防范和危急事件的应对与处理。风险管理部门对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应起到指导和带动作用,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落实到每个岗位、每项业务和操作环节上。另外,企业可以不定期组织不同部门的员工参加一些研讨会,或聘请咨询机构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增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度。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 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企业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但风险是相对的,是可以变化的,也是可以预测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防范危机的发生,可以降低风险成本,减少企业损失。第一,建立适合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应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基础,体现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框架,针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第二,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上市公司在收集和归类信息的过程中,合理识别风险的类别、产生原因和将来的影响。风险识别就是为了更好地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重要程度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风险识别和评估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众所周知,诺基亚和爱立信是生产手机的国际巨头,两家的手机芯片很大一部分来自飞利浦公司,2000年飞利浦公司的一家芯片厂发生了大火灾,这对诺基亚和爱立信都产生较大影响。诺基亚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讨论芯片供应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几天后重新设计了芯片并找到新的厂商开始生产;而爱立信没有充分认识和评估这场火灾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寻求芯片替代供应商。最后,在市场销售旺盛时,由于芯片供应短缺,爱立信不能及时推出新款手机,将全球手机市场3%的份额让给了具有良好风险反应的诺基亚。由于缺乏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机制,爱立信在遭遇风险,造成损失时才发现为时已晚,给公司的发展和竞争以沉重打击。第三,制定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策略。主要的应对措施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与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优化组合等。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诺基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和处理风险能力,制定了切实可行控制风险策略,促进了公司发展壮大。由此可见,风险反应和控制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另外,企业在选择风险处理措施时还需要考虑潜在损失的规模和严重性,损失发生的概率、可资弥补损失的资源情况等内容。最后,企业还要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沟通,防止因信息不充分导致风险决策失误。公司董事会等应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考核,对其使用性、成本收益比等进行评估,促进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确保企业风险管理高效进行。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 营造风险管理文化,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
发达国家的上市企业普遍采用的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构架中,内部环境要素决定了企业成员对待和处理风险的基本原则。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员工的诚信度和道德观决定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在营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方面,我国上市企业多数是依靠书面形式的
企业管理理念或者一些行为准则和
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在发达国家,很多公司会将自己的价值观或员工的道德观告诉那些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客户或供应商,让外界了解这个公司对于风险管理的文化和对员工的要求,并请他们帮助形成企业自己的风险管理文化。在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的控制下,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还应加强监控方面的职能和手段,提高独立董事、监事及内部审计在企业内的监督。另外,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举办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讲座,让全体员工都体会到企业提倡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和文化需求。企业内部也可以组织一些风险评价,鼓励员工反映公司内部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形成一个开放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管理层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风险信息,帮助企业本身发现更多的问题。可见,风险管理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也可以说,不具备风险管理可能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主要参考文献
[1] 顾孟迪,雷鹏. 风险管理[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何家成. 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与效率:治理案例的国际比较[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 朱荣恩,贺欣. 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 审计研究,2003,(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