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1)(2)
2014-08-28 01:44
导读:专业销售人员。企业在原有社会网络的基础上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营销人员,有些负责在领带城内的门市部为前来的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有些则专门
专业销售人员。企业在原有社会网络的基础上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营销人员,有些负责在领带城内的门市部为前来的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有些则专门负责利用本身的广泛社会资源,通过亲戚、朋友、同学等关系千方百计拉拢客户,打开产品销路。还有一些就常年活动在各大中城市,直接供货给固定的客户。
地方企业家的优势
开拓市场。嵊州领带企业的企业家大都承担开拓市场的职能。地方企业家通常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因而市场开拓能力较强。
促进专业分工。地方企业家勇于创新和承担风险的精神使得集群内的专业分工不断细化。某些专业部门的出现就是企业家创新的结果。
促进产业的技术升级。集群特有的地理集聚也带来了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这种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和企业内在的利益驱动给了企业家很大的创新动力。
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上世纪90年代后,领带业发展的迅猛势头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是分不开的。政府以一个调控者和服务者的身份积极介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领带业的发展。
体制创新。由于当地领带业的龙头企业基本上是集体企业或是挂靠于国企和集体之下的私营企业,其体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1997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和《若干政策规定》,鼓励企业采取更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创建领带城,提高知名度。1995年将原贸易市场正式定位于领带城。此举措提供了更多的
就业机会,使其成为一个信息中心,使众多小型企业和手工作坊获得了更大的生存及发展空间,同时又提高了嵊州的区域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商家来嵊州投资和贸易。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筹建当地的领带行业协会。嵊州已有两个直接与领带相关的行业协会——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和中国
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领带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加强企业间的沟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竞争过度
有效竞争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但过度竞争只会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最终使该产业崩溃。嵊州的领带业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同行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甚至相互拆台,通过相互压价来争取客户。对于此种情况,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积极发挥其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政府可以对加大技改投入并取得明显效果的企业和企业家给予奖励来促使企业家重视企业自身的提高而不是想方设法与对手进行价格竞争,同时可以利用质量监督部门定期对各生产企业进行质量监督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行业协会应该定期公布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对出现恶性竞争的企业进行处罚,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人才匮乏和缺乏品牌意识
领带产业在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后,日益暴露出“质”的不足。尽管在领带制作工艺上并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面料后整理及花型设计方面则远远不及。由于设计能力弱,品牌意识淡薄,领带企业无法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才使得企业相互模仿,相互压价,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由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和专业技术培养的空白。针对这种问题,领带企业应该引进技术、设计、管理、外贸等各方面的人才。从长期看,还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专业研究机构,为产业群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
参考资料:
1.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魏守华,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以及策略研究——以嵊州领带产业为例[J],财经论丛, 2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