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警察激励机制在公安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
2014-12-16 01:20
导读:(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激励机制中难以做到和谐统一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警察奋发进取的两大动力。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最大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激励机制中难以做到和谐统一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警察奋发进取的两大动力。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警察激励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重物质轻精神。这主要是针对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安机关,把薪酬激励作为民警激励的重要手段: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对工作落后者扣发岗位津贴获奖金。这看似体现了民警干好干坏不一样,其实它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导致很多民警过于关注个人利益,使一部分警察形成为钱办事,办事为钱的观念,非但不能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相反会挫伤民警的积极性,而对一部分素质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民警则有很大的局限性,起不到激励效果。另外一种就是重精神轻物质,这主要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办案经费紧张的地区,他们只能强调精神上的追求崇高,而个人正当的基本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派出所就长期拖欠工资、差旅费、医药费等,甚至连必备的警服都无法购买。如果这些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光凭精神上的高层次的刺激,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协调一致,才能发挥两者功能。二、建立完善警察机制的设想
人民警察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主要力量,毫无疑问,更加需要采用激励手段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的警察激励机制的运用中存在大量的不足之处,尤其是这些方法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体系,从而影响激励机制整体功能的发挥,有的甚至出现了负面效应,所以完善警察激励机制已成为公安队伍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从研究激励全过程入手,深入研究激励对象的需求动机、目标等要素,针对不同要素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把这些激励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全面结合的警察激励机制体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维护社会安定做出最大的贡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从需要的多层次出发,努力培养民警健康正确的需要观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也是民警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激励,就必须深入了解民警的多层次需要,并努力满足其需要。首先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运用难以达到和谐统一,要加强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民警多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多与“低收入阶层”比较,引导民警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索取与奉献之间的关系。其次加强思想
政治工作,贯彻“以德治警,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需要观。
(二)充分运用负面激励,增强民警危机意识
负面激励主要是用惩罚的手段让被激励个体存在危机感,从而受到激励的方法,它是对个体基本需求的一种威胁,一旦面临这种威胁,个体总是想方设法摆脱危机寻找出路。警察这个职业尽管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只要不犯大错,不违反五条禁令就不会有失业的危机。因此有些警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样的队伍我们的工作效率是不可能提高的。面对这种状况负面激励手段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功效。比如实行警员淘汰制,对于不适应警察工作的人,思想道德品质差的人,工作中不思进取的人坚决清除公安队伍,以促进全体全体警员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辽宁省鞍山市公安机关就实行了政绩取人、优胜劣汰的工作管理方式,全局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