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2)
2015-02-07 03:05
导读:三是实行知识管理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员工广泛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活动,以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和科技人员为企业作贡献,充分发掘
三是实行知识管理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员工广泛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革新活动,以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和科技人员为企业作贡献,充分发掘技术开发潜力。如,确立企业技术人员所占人数比例为企业生死线,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奖励有贡献的员工或小组。有条件的可以先进行试点。另一方面推行知识创新项目责任制,从项日的提出、开发到运行,实施相应的激励办法,如开发时间的长短、巩固提高的效果均对应不同的奖励金额,激发科技人员的热情,使知识利用率提高,最终达到产品能耗下降、质量提高的目标,推动企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3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运行机制
知识管理引进了开发无限的人力资源,更突出了人的主体作用。经济学家发现。公司资产中有一半是人力资本,但是企业各层面的大多数决策是由少部分上层管理人员作出的,绝大部分的人力资源被浪费了。企业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才资源意识,进一步健全聚才、育才和用才机制。
一是承认个人能力在知识发展巾的作用。个人能力包括个体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工作的责任心,与人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判断力和创造力等等,有时候个人、知识和丁l作是合而为一的,个人是专业知识付诸实践的载体,作任务则是让个人专长发挥的平台。如果仅满足于“干好本职”的基本标准,每个人作为一种企业的活跃因素,工作的热情就不能够被有效激发出来。因此鼓励员T_终身受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调配制度,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促进提高个人智力、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对于企业灵活运用人才是必要的。
二是创造成才环境。专业人才处于正常竞技状态,是企业处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专业不对口、空手搞科研、学习挨冷眼,不仅挫伤专业人员的进取心,也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专业人员出成果难,企业受益也难.在知识创造财富的现代.显然不合时宜。一方面应积极支持开展学术交流、职称评审、技术讲座和业务进修等活动,尽可能创造实验条件和手段;另一方面应善于发现、使用和储备企业科技管理人才,完善内部人才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支高水平的骨干队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是维护知识资源共享。企业必须避免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或管理经验的保留而造成时效上的巨大浪费,要善于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来提高企业创新和应变能力。所以.企业在努力营造网络信息平台的同时,更应加强部门内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一方面选拔能够提供最佳操作法、节能法或管理经验等知识共享的员工,对其进行奖励,进行成果认定推广.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在人力、质量、技术、经营、财务等知识含量较高的部门’-建立知识资源积累、沟通、更新、实时共享的新机制和知识库,使工作人员能够在互相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省去大量重复性劳动.进行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这也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因为良好的协作能够产生效率。知识碰撞会带来新的飞跃,相反,个人经验、个人知识只能由自己支配和使用,建立知识管理体系便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