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河流域省际旅游合作与互动(2)
2015-02-09 01:34
导读:(一)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全国的地位不高 目前,旅游业在沿黄各省份(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不论是旅游接待总人数还是旅游
(一)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全国的地位不高
目前,旅游业在沿黄各省份(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不论是旅游接待总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沿黄河9省份(自治区)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03年以后各地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其中山东、河南、四川旅游一直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和发展潜力。但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各省份出了山东、四川之外,其他各省旅游发展水平都处在全国的中游或下游地位,尤其是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
(二)流域内各省域间旅游业发展差异大
尽管沿黄河各省份(自治区)旅游业都取得骄人的成绩和迅猛的发展,但从横向范围看,流域内旅游发展的差异性非常明显。黄河流域9省份(自治区)中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山东省,其次是四川省和河南省,陕西、山西、内蒙古几乎处于一个阶梯上,而青海、甘肃、宁夏旅游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不论是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国际旅游接待人数,还是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黄河流域9省份(自治区)的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大致可以将沿黄9省份(自治区)旅游的发展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队为山东、四川,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水平都比较高,第二梯队为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水平一般,第三梯队为青海、宁夏、甘肃,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水平都较差。
三、黄河流域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差异分析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和众多因素密切相关,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策略国家中,以政策为主的制度性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诚然,黄河流域各省也不例外。流域内9省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地提出了适合各省内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时期黄河流域各省旅游业飞速发展及所取的成绩就是很好的证明。迈入新的五年规划期,黄河流域各省纷纷在“十五”时期旅游业计划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目标,引导旅游业合理发展,以确保其呈现健康、稳步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为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各省份(自治区)在“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诉求,这就使黄河流域旅游的合作和互动发展有了坚强的基础。
中国大学排名
在新一轮旅游产业规划中,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些核心目标具有如下特点:同一梯度内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目标具有高度相似性,但是在不同梯度的省份之间,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则体现出明显的导向差异性。第一梯度的山东、四川在新的五年规划期内要建成旅游强省,充分展现旅游经济优势,处于旅游业发展的相对成熟阶段;第二梯度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积极地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和旅游经济优势,处于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