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与对策(2)
2015-04-05 01:14
导读:(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原因 目前,我国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明显呈现出这样两种趋势:一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行
(三)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原因
目前,我国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明显呈现出这样两种趋势:一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行的法律规则严重滞后,缺乏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使得国有资产在监管与运营过程中出现诸多漏洞。二是现存法律规则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
法律的不协调性,也为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预设了“法律通道”。
二、防治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一)建立一种新型的旨在明确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在该体制框架下,应该明确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对于国有资产的权利范围和责任范围,从而最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来约束和激励国有产权主体自觉维护国有资产。对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已明确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的国有资产新型管理体制。很显然,该种体制正是针对原有“国家所有、分级管理”体制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二)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规则及其相关监管制度,推动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主要发生在国有产权交易的各个环节。因此,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规则,也就成为杜绝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实现国有资产有序合理的流动,就应积极完善产权交易制度,建立“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产权交易体制。进一步落实产权责任主体,建立规范的交易决策和运作制度;产权交易要增强市场服务功能,构建实力强大的产权交易买方队伍,形成综合产权交易信息体系,探索推进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运作试点,加强产权交易的监督力度。
(三)加快产权交易立法,使整个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治产,规范管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要加快国有企业联合、兼并、破产、拍卖等产权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为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铺平道路。通过健全产权交易立法,使产权交易规范运作,制止场外交易和私自交易。让国有资产的买卖购并一律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进行,从根本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腐败和经济犯罪案件发生。
(四)深化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为防治国有资产流失提供强有力的
政治保证
1、注重积极预防,构建廉洁自律约束机制。一是坚持教育领先。二是规范用权行为。三是自律他律并重。四是激励约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