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要确立五个新的流通观(2)
2015-06-15 01:05
导读:体育运动的竞争起源于个人赛,后来更重视团体赛;科学的研究,一开始是个人行为,现在更重视集体的结晶;产品的竞争,按照传统的概念,依托企业;
体育运动的竞争起源于个人赛,后来更重视团体赛;科学的研究,一开始是个人行为,现在更重视集体的结晶;产品的竞争,按照传统的概念,依托企业;但从长远看,是依托供应链。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这一点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并不理解。
什么是供应链,《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美国物流协会1998年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指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要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他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伊文思(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以及跨国集团的兴起,企业生产产品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围绕一个核心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即经济链。上游与下游企业涉及到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这些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可能在国内,也可能在国外。在这些企业之间,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运作。这就是我们讲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但中国许多企业还满足于孤军奋战与一时利益,而不去研究供应链战略与长远利益,这就是中国许多企业与国外成功企业的差距。
大学排名 四、服务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讲到
企业管理,人本管理是核心,因为一切都是人去操作的,这完全正确。但把人管理好了去干什么?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也完全正确。但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按传统的观念,就是靠品牌、靠质量、创价格,这对不对呢?也没有错。但我们应当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即把最终消费者放在第一位,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费,一个产品是名牌、质量好、价格合理,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行。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含在服务理念中间。服务理念无止境,是一个大学堂。中国长期以来是清一色的国有与集体经济,讲为人民服务,但服务理念很差,根本谈不上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我希望企业家们更多的研究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心理,而改进自己的产品,改进自己的运作模式,改进自己的服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五、把商业信用看得高于一切
信用,我认为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个人行为的诚实守信,属于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二是作为市场主体交易关系中的信用规则;三是一个国家运行的信用体系。信用既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