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探析公共支出的用途(2)

2015-06-26 01:02
导读:上面主要从经济层面,特别是劳动分工角度论述常备军问题。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意大利 政治学 家莫斯卡在他的代表作《统治阶级》一书中,设专章论

  上面主要从经济层面,特别是劳动分工角度论述常备军问题。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意大利政治学家莫斯卡在他的代表作《统治阶级》一书中,设专章论述常备军。现代国家没有必要再维持规模超大的常备军。如果反战的道德观长久发挥作用,加之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战争得以长期避免,那么,常备军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莫氏以下述两个反问作了肯定回答:失去军队这一载体,军事精神和在军事生活中提纯的爱国热忱如何传递给下一代?常备军消失后,国家内部冲突的终极裁决力量是什么?
  公共教育是公共消费的第三个领域。一般言之,教育因为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而对资本家没有吸引力,关乎民族大计的事业既然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赢得投资,政府便该积极行动。
  政府介入教育领域,产生两个问题。政府管理教育应持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教育如此重要,政府是否有权强制国民接受教育,至少接受初等教育?
  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可用货币来衡量,教育事业则不同。教育事业的产出是无形且长远的,她对国家、民族的功效也许要几十年,甚至数个世纪之后才会明朗。政府每年拨付一定款项支持教育,年终就要计量其产出,用打理企业那种铢黍必较的态度去看待国民教育事业,除了使教育工具化、资源化之外,不会收到任何良好效果。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册论述“放任原则的例外情形”一节里,小穆勒提出“政府应强制人们接受初等教育。”教育非生活必需品,在可消费可不消费之间,用穆勒的话来说,“在自发接受与拒绝接受的商品之间。”到底接不接受,该听取“高明者”的建议,政府就应当扮演这一“高明者”的角色。强制教育与个人自决二者之间的兼容性,这里不展开详细讨论,下面考察中国教育界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中国教育体制下,一个人小学毕业,升入初、高中,如果不能考入大学或大专,他接受十二年(小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教育与仅仅接受六年(小学)教育,二者并无本质差别。从家庭经济和人生风险的角度考虑,后者也许机会成本更小。家长—— 一般是有自决能力的成年人——不让子女继续升入中学,或小学未毕业,便让子女辍学,不完全是非理性行为。相反,强制教育,确切地说,政府劝导家长供养子女至少完成大学教育,常导致下述结果:一家人举债供子弟求学,不幸18岁高考落第,十余年学校生涯养成的文弱体质却不能适应低学历者最易谋取的体力活了。上面稍显极端的论述揭示了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对于社会而言理性的行为,于个人是否有利?对于个人而言理性的行为,于社会是否有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财政支持教育与投资产业,性质完全不同;政府应当扮演“高明者”的角色,这些观点应该不会引起多大异议。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政府不应当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常识。读书、写字(不是写作)、算术是个人谋生的三项基本技能,由政府支持的初等教育应以教授这三方面技能为主。一个人掌握三者,即使不进一步深造,自立已无困难。富裕家庭的子弟从小可以从家庭藏书中获取知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父辈及家庭教

上一篇: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困惑与反思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