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问题·对策:企业发展中的公共关系(1)(2)

2015-09-23 01:11
导读:二、公共关系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运用、推广情况并不乐观,截至目前,也不过是10%左右的大企业在程度不同地运用公共关系,且

  
  二、公共关系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运用、推广情况并不乐观,截至目前,也不过是10%左右的大企业在程度不同地运用公共关系,且基本上还停留在广告、推销、接待等较低的层面上。要使公共关系的本质作用得到充分、全面的发挥,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很好地发挥出来,则须对公共关系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在企业发展运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公共关系认识严重不足,重视不够
  很多人都程度不同地把公共关系与广告、宣传、人际关系、交际活动等相混淆, 错误地认为公关就是“攻关”,就是陪客户、上级吃饭、搞接待或是送礼疏通关系,赋予了暧昧的含义。然而这种公关实质上是腐朽、庸俗的关系学在商业领域的反映,它不可能树立良好长久的信誉。有的人甚至还把我国传统社会中最腐朽、最庸俗的东西当成公共关系,把包装等同于公关形象,把知名度等同于以美誉度为核心的公关声誉,把以公众为中心理解成媚俗甚至迎合低级趣味,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公共关系的声誉,导致了对公共关系的错觉,极大地限制了公共关系作用的正常发挥。
  (二)公关人才缺乏,企业公关意识薄弱
  企业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教育、培训的专业公关管理人才,处理公共关系还是依靠在实践中摸索的、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领导者来完成,容易造成公关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和非专业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形象的塑造以及与广大公众实现良好沟通,处在公关第一线的自始至终是广大的普通员工,但由于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在观念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企业公关意识薄弱在所难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公共关系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企业公关运作缺乏科学指导
  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公关危机事前、事中和事后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公关危机爆发时,公司董事长亲自披挂上阵,疲于应付,或者干脆闭门不见,这是企业应付突然出现的公关危机的常用应对方式。我国缺少高水准的公关专家和综合性的公关公司,企业公关缺乏科学的指导,相当一部分企业公关还停留在知觉阶段,而绝大部分企业的公关工作没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科学的调查为依据,仅仅是凭企业领导的经验和感觉进行。
  (四)企业缺少调研,情感投入不够
  “今天接任务,明天就开始宣传”,这种匆忙的公关方式在我国企业中很普遍。很多企业不愿在对自己产品进行宣传之前做任何调研,只凭知觉、经验确定公关对象、公关目标,甚至把公共关系当成简单的新闻发布会。中国联通公司在北京发布关于原“长城”网转网的公告,在发布之前,联通未做任何真正的公关准备工作,而是想当然地认为消费者会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一新举措。其结果是引起广大用户的强烈不满并招致众多媒体的攻击[2]。如果联通公司能在发布公告之前做调研,那么就不会那么被动了。引起公众注意的所有可行术中,情感共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国内一些企业对此重视不够,在公关活动中忽视情感的投入,在宣传产品上未能有效地将产品和人联系起来。
  (五)企业公关存在“重外轻内”、“重传播轻管理”等不良现象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人本、资本、成本这三个要素十分关键,而人本又是关键之关键。一个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发展,人起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就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国的一些公关专家也指出,西方公关理论其实就是中国的“人和”理论。而这个“和”字,首先,必须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团结上。但我国企业公关的缺陷就是重外轻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严格的等级观念还束缚人的思想,尤其是管理者的思想,使管理者在行使职权的时候片面强调“权威”而忽视“平等”。再者,相当一部分领导者不重视与内部员工的沟通,特别是情感沟通,因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所谓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大多成了空谈。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不注重传播,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封闭和滞后给我国企业发展造成巨大障碍,于是要加强信息传播成了所有企业者的共识。加强信息传播不仅是正确,更是必要的,企业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企业内部管理,不重视内功,片面地强调信息传播的作用。企业的运作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物链”,从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的保证,成本的降低到资金的合理利用,人才的合理开发、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一切都要靠科学的管理来完成。只有有了科学的管理,内功才会扎实,才会有企业良好的形象,信息传播才会有扎实的基础和前提。有的企业不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只去追求一些哗众取宠的传播,取得短期的轰动效应,这样的企业寿命只会更短,“秦池”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3.2亿人民币夺来中央电视台标王的位置并没有换来秦池人期望的辉煌。
上一篇:也谈搞活国有企业(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