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文化愚民现象。此类现象常见于那些领导人专权或者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表现为领导人极端强调某种文化价值观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激。
(三)文化理想现象。它常见于那些有年轻人作为创业主体力量的新兴企业。表现症状为这些企业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和文化理想,其倡导的理念中会有超出企业范围、改造世界的使命感。“大而空”的口号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宏伟、统一的崇高目标往往缺乏实实在在的客观基础。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多数是因为领导人具有过于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缺乏求实的工作精神。
四、企业文化的管理
(一)对企业文化进行再定位
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企业文化正是以产业经济一种天生的附属品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
(二)提炼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任何组织想继续生存和获得成功,首先一定要有健全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而且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忠实地遵循这些核心价值观,如果违反这些核心理念,就必须加以改变。在进行文化定位时,关键一点是要把握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而不是抓住其他公司定为价值观的东西,也不是外在世界认为应该是理念的东西。对核心价值观的陈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简单、清楚、纯真、直接而有力。通常企业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较抽象,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把这些理念变成生动活泼的寓言和故事,并进行宣传。
(三)将企业文化建设策略化、制度化
被业界称为“海尔三步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流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第一步是提出理念与价值观,进而推出典型人物与事件,第三步是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保证人物与事件不断涌现的制度与机制。如海尔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理念,继而推出“部长竞聘上岗”“农民合同工当上车间主任”等案例,最后构造“人才自荐与储备系统”“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末位淘汰制”等管理机制。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才能将抽象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具体的管理行为统筹起来,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在企业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真正树立公司外部形象。
企业文化反映在企业对外界所产生的吸引力及认同感等方面。这要从企业的形象、品牌形象等一系列方面去完成。一个好的企业形象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但形象并不代表外部文化本身,却反映了文化的蕴涵,是文化的直接表现,文化在这里又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弗郎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
刘平青.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江汉大学学报,2004,(6).
吴金法.经营管理.中国新闻传媒集团出版,2005,(3).
周三多. 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