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4.2 树立物流信用体系,提高科技含量
由于电子商务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下进行的,双方不能面对面地进行交易,在这样一个虚拟社会里如何建立起交易者的信心和信用相当重要,因而必须建立物流信用“诚信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才能给消费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便捷,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提高物流全过程的可见性,建立一体化递送网络,增加配送货物的跟踪信息,实现内部的信息网络化,进行信息化改造,才能突破配送瓶颈,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4.3 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培养物流人才可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来实现,政府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面向全国培训师资;高校应增设现代物流专业,培养既懂得计算机技术,又精通物流工程的专业化物流人才;企业要调整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对现有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求从事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才能保证物流信息管理专业化、现代化、高科技化,才能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实时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
5 结论
综上所述,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若想突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只有尽快建立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完善的法规及配套政策,为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运行平台,建立电子商务的物流信用体系以及大力培养物流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科学合理地布局物流中心,才能提高物流速度和物流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扫清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促使我国电子商务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集约经济飞速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物流业同时面对着机遇与挑战,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发展前景任重道远,其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出多方面的解决应对,也需要长期不懈努力与实践。这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化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魏修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全国现代化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竞争合作与产业成长2006,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物流战略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罗振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屈冠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