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及其规避(2)
2015-11-01 01:27
导读:4.专业法规风险。这一风险是指受有关专业法规的约束,使并购风险增大,并购成本上升。如我国规定:收购方持有一家上市公司5%的股票后即必须公告
4.专业法规风险。这一风险是指受有关专业法规的约束,使并购风险增大,并购成本上升。如我国规定:收购方持有一家上市公司5%的股票后即必须公告并暂停交易,以后每递增2%就要重复该过程,持有30%的股份后即要求发出全面收购要约。这种规定使并购的成本大大上升,风险随之加大,足以使收购者的并购计划流产。
(三)整合阶段的风险分析
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至少6l%的公司在并购后的3年内无法收回其投资成本,而主要的原因是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不理想。这种由于并购方在并购完成后整合不利,无法使企业整体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放大了经营风险而导致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耳标的风险,我们称之为企业整合风险,其包括营运风险、人员整合风险和文化整合风险三个方面。
1.营运风险。营运风险主要表现在:并购后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财务协同效应,企业财务能力没有提高,资本没有实现在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之间低成本有效的再配置;并购后,由于市场的变化,目标企业原来的供销渠道范围发生变化,市场份额减少;并购后的新公司因规模过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的问题等。
2.人员整合风险。企业并购完成后,若企业不能制定出合理的人事政策,合理使用目标企业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目标企业的人才就会流失,甚至为竞争对手所用。同时对被并购企业的冗员安置不当,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影响并购企业的正常运营。
3.文化整合风险。两个企业间广泛而深入的资源、结构整合,必然触动企业文化理念的碰撞,由于信息不完备或者地域的不同,而可能无法对并购后企业的组织文化形成正确的共识。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并购重组的成功率只有43%左右,在那些失败的并购案例中,80%以上直接或间接起因于新企业文化整合的失败。2O09年8月,上汽集团并购的韩国双龙公司申请破产清算,这一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于韩国工会等当地文化考虑有所欠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我国企业并购主要风险的规避途径
(一)准备阶段的风险防范
1.对并购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明确并购目的和方向的基础上,对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并购的方式,并购后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购方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并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重点考察企业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资本结构及其稳定性、资金分布及其合理性、成长能力及其持续性。
2.制定正确的并购战略。企业应制定目标企业的合理价格范围;确定企业有能力控制并经营的行业或公司;确定目标企业必须具有的资源优势;确定一个广泛的能够产生经营、技术上协同作用的基础。
(二)执行阶段的风险防范
1.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并购中要建立风险预警、风险监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预防的完整体系。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预警模型,进行并购后资产质量的分析和管理,保证现金的流动性,加强资金管理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