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精细管理增加收益(2)
2015-11-22 01:17
导读:加强施工各环节成本的预测预控。成本预测通常只在开工之前用于制定目标成本,真正项目施工期间,项目部以计算实际成本消耗量为基准进行成本核算。
加强施工各环节成本的预测预控。成本预测通常只在开工之前用于制定目标成本,真正项目施工期间,项目部以计算实际成本消耗量为基准进行成本核算。为了使成本核算精细化,从基础到主体,项目在施工各环节都应进行预测预控,该预测预控的过程实际也是细化施工方案的过程,通过预测,能够找到真正费用控制点,实现三大费用(人、材、机)的精细管理。
(一)材料费
施工材料消耗约占工程总成本的60%~70%,在整个工程成本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材料成本的精细管理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用量控制和价格控制。
1、用量控制:①在合理使用条件下,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②要不断改进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部署;③严格控制进料,购料一定要严格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对经检验不合格或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材料,应立即与供货方办理更换或退货手续,以免埋下质量隐患;④加强现场管理,材料进场后应妥善堆放保管,避免二次倒运和损失浪费。实行材料领用责任制,专料专用,包干控制的方法。
2、价格控制
对于买价控制,及时掌握建材市场的动态,采用“双控”原则,不仅采购员把原料的价格控制在预算价格之内,技术人员也要对材料的规格和性能指标进行技术分析,并坚持“质量择优而买、价格择廉而购、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以降低成本;对于进货时间及运输控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争取材料直拨,减少中转环节,计算好经济库存,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匹次,并加快货物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二)人工费
人工费是工程项目成本精细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人工费方面,根据市场行情与内控成本支出,预测费用,实行平方米包干制度,一次性包死。应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以控制和降低人工费用的支出。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机械费
随着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成为加快施工进度,促进工程项目按期完成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精细管理,达到合理的组织,充分发挥其功能,成为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自有设备要做好单机、单车核算。对于外租设备要签订设备
租赁合同,做好设备使用台班的原始记录,以便正确计算台班费。
四、加强工程间接费及非生产性开支中的精细管理
所谓非生产性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开支往往是具有很大的伸展和压缩的空间,它也是企业形成利润和效益增长的支撑点。应加强对非生产性费用的精细管理:①合理地精简和配置机构。根据企业的施工生产和管理能力,精简重叠职能的部门,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弱化附属非管理部门,有效地控制公司办公经费。②加强计划管理。对于非生产性开支的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编制合理、适度、可行的年度管理费用计划,这是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有效手段。
五、加强其他方面的精细管理
(一)从技术措施上降低成本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