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咨询介入(1)(2)
2016-01-31 01:06
导读:当企业确信信息化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和回报时,往往在信息化提供商或咨询顾问的引导下将信息系统视为组织的战略目标,这样就使企业耗费大量时间、精
当企业确信信息化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和回报时,往往在信息化提供商或咨询顾问的引导下将信息系统视为组织的战略目标,这样就使企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策,而使信息化的投入变得越来越庞大,最终企业不仅不能在保持规模和效益的前提下增强自身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甚至还可能因此陷入经营困境。
当企业发现信息化并不像信息化提供商或咨询顾问所描述的那样,尤其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平平,再看看其他企业信息化实践,成功的案例少,失败的案例多,就难免使企业对信息化心存疑虑。另有一些企业出于种种原因,为了信息化而搞信息化,往往会将信息系统独立于组织战略之外。从而使企业信息化难以实现整体规划。最终花费了大量资金,即使在个别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全局上却构筑了无数个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甚至产生负效益,从而使企业承受高额的风险代价。
实际上,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组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促使其由资本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市场竞争由红海向蓝海演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就会怠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作为信息化咨询顾问,应使用户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信息化能给企业带来的最大利益不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是提高企业的协同竞争力。
准确把握信息化的作用应是咨询顾问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企业正确制订信息化战略的前提。
咨询介入的利益导向
一个规范的信息化咨询市场所提供的咨询服务应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咨询顾问团队应十分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为企业定义信息化,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规划。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调查显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主要有四种实现方式:
完全自助。企业自己设计战略、流程并实施。 这种途径的优点是企业熟悉自身,成本低;缺点是专业化程度差,市场化速度较慢,同时可能存在管理的盲点。
打包服务。购买厂商产品的同时,由信息化提供商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性的咨询服务。
战略咨询与自主实施。由管理咨询设计战略,企业自己实施。
完全外包。由咨询公司设计战略,系统集成商实施,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企业选择完全自助并非信息化建设最佳途径,往往是企业基于对信息化提供商和咨询服务方不信任的无奈选择。实际上大多数客户希望咨询公司能够同时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的实施,因此目前的趋势是一揽子解决方案:不仅提供技术和决策咨询,还参与具体方案的实施。
信息化提供商往往是系统集成商,在兼作咨询服务时,其咨询介入的本质是技术导向和利益导向。他们受利益的驱使,会围绕其所掌握或能提供的技术与服务,诱导企业应用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他们关注的是能否将其产品推销给企业,咨询的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咨询服务在信息不对称下很难保证其客观和公正性,也难符合企业需求。
有些企业聘请管理咨询公司来帮助设计战略,自己去设计具体的流程并实施。由于缺乏对流程与信息技术的掌握,企业无法很好地整合战略与技术。这就使得战略很难转化为可操作的流程而得以实施。这就是很多大型信息化咨询项目在实际中很难取得彻底成功的原因。管理咨询公司在做信息化咨询时往往有业务导向倾向,他们夸大自己业务领域的作用和地位,不能真正站在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高度和从四流集成的角度整体审视、规划企业信息化项目。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和专家也纷纷从事企业信息化咨询。这些专家学者型咨询顾问往往没有企业经验,缺乏企业实践。他们基于自己研究领域和熟知的知识为企业信息化咨询,很多是生搬硬套一些知识和模式,对企业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具有典型的知识导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