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的工业化进程(4)
2016-03-17 01:00
导读:“当时就在这儿,”李兴指了指脚下,“苏主任和他谈了电解铝项目放在包头的各种优势” 刘永行回上海后不到一个星期,9月2日,包头市委书记邢云和苏
“当时就在这儿,”李兴指了指脚下,“苏主任和他谈了电解铝项目放在包头的各种优势”
刘永行回上海后不到一个星期,9月2日,包头市委书记邢云和苏文清又专程飞到上海,他们这次带去的不仅是想法,还有一份包头铝电一体化的
可行性报告。李兴对记者说,这个报告不是临时赶制的,包头对铝电一体化项目早已有规划,所以这个报告是相当成熟的。
9月12日,刘永行再赴包头,3天后,双方签订了开发协议。此后,刘永行从上海派了6名专家,做投资的具体调研。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
国庆节我们一直都非常忙碌”李兴说,“在专家们调研的同时,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做了一期工程5000多亩土地的拆迁工作,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做完了”
2002年的国庆节,整个管委会,或者说整个包头市政府都在为稀铝项目奔跑。10月18日拆迁完成;10月20日做完最后的准备;10月28日,在双方洽谈仅两个月后,项目正式奠基开工。一位高新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说,奠基当天刘永行非常激动:“你想想,一个政府让家那么激动……”
是包头的支柱,在2003年年初的中共包头市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包头市委书记邢云再次强调,实现工业化是包头市今后一个时期最为现实的选择,要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发展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稀土、农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使包头成为内蒙古名副其实的“工业航母”。包头希望,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要占到全市GDP总量的70%以上,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要超过70%。
“但要振兴工业,让国家来投资不太可能”包头市经贸委主任王惠明对《商务周刊》说,只能吸引国内外资金,而且是以民营投资为主“包头毕竟是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没有优势,引进大型IT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难度非常大”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近两年,民营大举进入包头工业,其中一部分是外来项目的落地,另外一部分则是控股、参股包头转制后的国有企业的民营资本。
截至2002年年底,内蒙古全区的国企在5年里减少了78.22%,共有1770个国有小企业完成了产权改制。2003年上半年,内蒙古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国企改革,重点放在71户大型企业上,并且今年要选出其中1/3的企业作为试点。部分国企将进入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招投标等形式公开转让国有资产。
而这一次的招商引资正是发生在内蒙古大规模国企改制的背景下。王惠明对记者说,除了市内几家大企业、军工企业,其他企业的转制都已在2003年底前完成。去年,包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921户。
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回报更丰、风险更小的地方流动,是市踌从“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中走出来,将在重新分配中累积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