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基层单位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对策(2)
2016-03-17 01:02
导读:需要指出的是,在考核结束后,部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认为考核结束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思想上松懈下来,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整改力度不够,到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考核结束后,部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认为考核结束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思想上松懈下来,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整改力度不够,到下次考核时同样的问题屡现,从而使得考核的持续改进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发挥。所有的这些现状和问题制约着绩效考核的效果,使得考核结果失去原有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造成决策层在管理工作中无法准确地做出判断,使企业单位或个人的发展受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浅析
绩效考核工作是一个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长期摸索,不断对考核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在此期间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基层单位在绩效考核时,被考核者应全面、客观、公正地对被考评者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要进行必要的考核知识
培训,以减小考核过程中的偏差,使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与效性最大化。对以上分析的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建议,以逐步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1.明确考核目的,统一考核思想
(1)以绩效考核理论知识及各级考核办法为理论学习内容,加强单位全员的考核知识培训学习,使单位全员从思想上认识并接受绩效考核,形成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正确看法,淡化考核的管理性目的,强调考核的发展性目的,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明白,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扣分,而是以这种方式为管理手段,真实地找到被考核者存在的不足,及时地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持续平稳发展,使得被考核者能够顺利地实现工作目标。
(2)加强考核者
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考核者的责任感,在考核过程中统一思想,减少考核过程中情感因素对考核工作的影响,降低正宽大效应与负宽大效应的危害,使考核数据的提取更加真实有效,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各单位下一步
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的编制应与被考核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发展目标相结合,对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应符合实际并量化,不能模棱两可,表意不清。例:某部门对下属单位某项考核评价标准描述为:基础资料填写出现一处涂改扣1分、一项填写不真实扣1分等。在考核时,坚持按标准进行硬性扣分,真实评价。
3.加强考核者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日常工作中,加强考核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考核人员业务水平,在考核过程中选择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