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路径(2)
2016-05-01 01:04
导读:(1)实行国有资产的信托基金制。正如许多学者提出的,只有实现国有资本的真正市场化管理,解决企业经营中的政府行为。当前改革,似乎出现一种主流性“共
(1)实行国有资产的信托基金制。正如许多学者提出的,只有实现国有资本的真正市场化管理,解决企业经营中的政府行为。当前改革,似乎出现一种主流性“共识”,即通过改制,让国企退出市场。然而,该退出市场的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国有企业。我们可以综合运用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市场化管理信托这个创新的信托工具为本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盘活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搞活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真正实现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的市场化管理。
(2)加强信息披露和产权交易公平的监督,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依法监督的权利。杜绝暗箱买卖,使产权能够进行“阳光交易”,能够让老百姓心平气和接受转让。转让的时候,尽可能采取竞价转让的方法,做到“同市、同价、同股、同权”,使交易本身能够公正、公开、公平地进行。
(3)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益管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益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设立企业改革专项资金专户,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国有资本运营机构负责监缴管理。产权转让收益优先用于安置改制企业职工,包括支付经济补偿金、
社会保障费用、欠发工资、医药费等。剩余收益用于投资其它优势企业和重点产业。
(4)建立法制规范,实行公开性、竞争性的国资交易程序,使国企产权改革步入法制化轨道。让阳光充当防腐剂,要把这些交易放在阳光之下,就是防止各种腐败、各种流失最好的办法。现在市场经济的阳光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普照现代市场经济的阳光就是核心的基本制度——产权制度、交易制度、持股制度、监管制度等。
国企产权改革进行到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绕不过的一道弯,可以说产权改革已成大势所趋,当前需要做的无论如何需要重视摒弃改革中的错误印象,制止一些地方国企改革一卖了之的做法,理清国企改革国退民进的范畴和标准,必须为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建立法制规范,使其步入法制化轨道。交易合理的前提是规则合理和制度合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 结语
与国有企业相应的产权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政企不可能分开的事实促使国有企业的规制改革必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展开。基于这样的认识,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在具体规制改革进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法制化市场的作用,比如建立信托基金制,完善立法把产权改革规范化,从而杜绝各种暗箱操作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配置产权的基本作用。
参考文献
[1]@席月民.国有资产信托的法律问题探究[J].
法学杂志,2004,(4).
[2]@陈国恒.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4]@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6).
[5]@章景萍.国企改革中的问题及出路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