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企业扩张理论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2)

2016-07-20 01:05
导读:诺思(1971)、姆塞茨(1988)侧重于制度因素来分析企业的扩张,认为只有在制度创新拉动下的技术创新才是企业扩张的源动力。阿尔列钦还从组织制度角度将企

  诺思(1971)、姆塞茨(1988)侧重于制度因素来分析企业的扩张,认为只有在制度创新拉动下的技术创新才是企业扩张的源动力。阿尔列钦还从组织制度角度将企业看成一个“团队”,而企业的扩张是团队效率在市场价值增加上的反映。德勒和威廉姆森则从企业的管理体制上分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变革引发现代大工商企业的出现和扩张。巴克莱、卡森和拉格费等沿用了科斯等人的观点,阐述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从“信息成本”方面看,阿罗(1974)把企业之所以要扩张归结于信息的不可逆性,“一条信息能够以任意的规模在生产中加以运用,从而激励人们不断扩大企业规模”[4](P201)。
  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经济学家研究力图体现新科技、高信息时代的企业生存与发展特点,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将企业的扩张与发展视为企业能力建立,如南达(Nanda)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信息时代的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迅速改变着整个经济结构,环境迫使企业对能力存量不断进行质的改变,能力更新构成了产业动态性的驱动力。它使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迅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新的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出现成为拉动企业增长的诱因,而富于进取的企业管理能力的增加是企业扩张的动因[5]。
  
  (二)企业扩张的决定因素
  对于企业扩张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理论解释,现有的理论往往是从企业的一个侧面研究企业扩张,难免以偏概全。纵观这些不同角度的研究解释,笔者大致把他们分为企业扩张决定因素研究两个方面:外生观和内生观。
  
  1.企业扩张外生决定论
  对于企业扩张决定因素的早期研究都是从较宏观的角度出发的,他们为企业扩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但由于这些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在指导企业实践中较为乏力。亚当·斯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是如何促进生产率并而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斯密把规模报酬递增归功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变迁,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就可以采用更加细密化的专业化技术,而新的专业化技术能使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至市场范围对其约束。新古典企业理论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边界变更,从比较静态角度认为固定成本约束着企业扩张。马歇尔(1919)认为,几乎每一种横向扩张都趋向于增加大规模生产的内在经济,资本增大可获更多竞争优势。其后,泰勒尔的企业规模扩大理论指出,企业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它能够利用规模或范围经济的程度。如企业发展也有极限,即企业家极限、市场极限和技术极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制度学派科斯的企业边界论或者企业规模决定论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成本比较与选择的结果决定了企业规模[6]。威廉姆森(1975,1979,1980)提供了一个简化模型归纳交易费用学派关于企业规模决定的基本思想,威廉姆森一方面继续沿用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威

上一篇:论营销视域内文化产品的品牌策略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