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②针对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建立循环型社会等社会性课题的对策
为达成在平成9年12月“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国轮廓条约”第3次签约国会议上通过的“京都协议书”的目标。包括物流在内的运输部门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年年呈增加趋势,因此今后有必要减少每年的排出量。
同时,大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通过限制污染源的汽车本身的排气,促进汽车的低公害化,并改善环状道路,以消除交通堵塞现象。但是,这些彻底的对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效果,且仅靠这些对策无法马上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同时积极促进推动实施运输需求对策。
并且,促进各种废弃物资再利用法的制定和实施,建立一条着眼于循环型社会有用性的高效率的循环资源环流线,改善有助于实现循环型社会的新型物流系统的环境。
此外,大型卡车事故仍然是造成高速公路冲撞事故等重大右入的原因的现状,在物流领域上,事故防止对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③适应住处通讯技术的飞跃发展
住处通讯技术(IT)显著迅速的发展,使我们易于收集、加工、流通大量的信息,形成网络。在物流方面,我们也有效地利用IT,开发有助于创造安全、畅通、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的高度道路交通系统(ITS)等基础设施的高度利用系统。而且,有一部分企业已采用物流EDI(电子数据交换),导入“供应链管理”(SCM)的思想,并加以实践,获得具体的成果。适应信息化已经开始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但是,从物流整体处于最妥善的状态的观点来看,由于有部分的企业未及时采用IT,企业间或运输方式间的信息共有和开放网络尚未完全形成,因此IT所带来的效果未必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在积极因应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同时还要进一步加速物流领域的信息化。
④适应国民的需求和与国民生活的和谐
在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从海外及全国各地的生产地运往各家庭的整个过程中,物流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使生活方式产生变化、少子女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今后的物流从对消费者开始,将趋少量化、频繁化的方面发展。同时,劳动市场也将发生变化。为因应我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必须推动物流活动的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维护国民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有必要确保与提供不怕灾害、稳定的物流服务。此外,从谋求与城市生活活动的和谐的观点来看,在街区建设时有必要将物流的圆滑化考虑在内。
第2 对策的基本方向
(1)目标与观点
平成9年大纲的目标年限已到的今天,政府理所当然将继续实现平成9年大纲所提出的三个基本目标而努力,与此同时,为克服已经明显存在的新课题,有必要建立与21世纪的我国经济社会相符的新型物流系统。
为此,新大纲从提供不逊色于国际水平的服务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提出在包括成本在内的物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