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营销管理探析(2)
2017-04-18 01:13
导读:在贷款业务中要明确贷款的管理目标,提高贷款服务质量,向优质客户提供优惠的贷款价格(包括贷款利率、贷款隐含价格和贷款补偿余额)。提高信贷人
在贷款业务中要明确贷款的管理目标,提高贷款服务质量,向优质客户提供优惠的贷款价格(包括贷款利率、贷款隐含价格和贷款补偿余额)。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成立不良贷款管理部门,尽可能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收率,提高银行的资金周转率。
另外,据一些发达国家的数据统计,中间业务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利润的支柱产品,所形成的利润占到银行利润的50%~70%,中间业务的拓展已成为21世纪商业银行发展业务的重要举措。中间业务的营销策略包括调整组织机构,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根据银行自身优势和特点,瞄准市场热点,制定明确的业务发展规划,有计划,分层次,有选择,因地制宜地开展中间业务。
(2)制定银行产品定价
①银行产品定价的内容
根据银行提供服务的不同,价格可以分为三类:利率、汇率和手续费
利率利率是银行产品最主要的价格,对于银行资金的提供者,银行需要付利息,而对于资金的运用,银行可以获得利差,利息收入构成了银行绝大部分盈利来源。因此,衡量利息多少的利率在银行价格中显得格外重要。
汇率随着各国经济,金融出现一体化现象,国际间资本流动越来越活跃,银行业务也出现了国际化趋势,从而使得汇率成为银行营销活动中必须考虑的价格因素之一。
手续费银行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其他金融服务,从中可以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目前手续费收入已成为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如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1997年的总收入中,非利息收入占到31%,是扣除利息支出后的净利息收入的1.07倍,其中,结算性服务占21%,管理性服务占20%,咨询类服务占19%,表外业务占39%。
②银行产品定价的目标
银行管理者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价格是几种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为了确定价格,银行必须先建立与银行整体目标或任务相一致的定价目标。其中包括利润、投资回报、市场份额等。
利润 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不一定意味着高价格。如果竞争对手提供较好的替代产品,而且市场需求弹性较大,一些银行会通过低价政策来实现当前利润最大化。因为低价可能扩大市场份额,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收人和利润。利润最大化通常是一种短期策略,它要求银行在设备更新及技术方面投资最小化,以此提高银行收益水平。因此,银行追求的往往是令人满意的利润而不是利润最大化。
投资回报率 管理层一般会对内部筹集及借入的资金确定一个目标投资回报率。影响目标投资回报率的因素很多,包括目前及将来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