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储备与大学生实践互动双赢(1)(2)
2017-08-04 06:53
导读: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的传统观念和相应的学习、生活模式已经过时,终身学习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的传统观念和相应的学习、生活模式已经过时,终身学习的理念已逐步被教育和社会各界接受。新的时代特征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学会学习大量的高新尖知识,更要具备极强的创新意识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对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专业知识技能以外的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可见,能力培养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己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走向社会后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人力资源的竞争由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
如今,学习越来越成为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增加个人收益、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必须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全面实施能力发展战略,包括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视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抓手,也为高校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依据,指明了改革方向。
(三)买方市场状态下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现状,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下,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历与知识已不是用人单位唯一的选贤依据,实践经历与能力水平在大学生成功就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实践能力是当前用人单位招贤纳士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大学生自身顺利实现就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需求。
三、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现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国外,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培养学生己经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得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合作教育模式。同时,实践能力本身固有的“实践性”特征也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入各种社会资源,构建起校内与校外、大学与用人单位之间全面互动的合作培养机制。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高职物流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浅析提高库区国有企业人才
招聘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