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如何构建长三角地区物流一体化体系(1)(2)

2017-08-05 01:49
导读:人才短缺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发展经验来看,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而长三角地区乃至全

  人才短缺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发展经验来看,要求物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而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人才缺乏,在高等院校中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则刚刚起步,另外,职业教育非常贫乏。
  快速交通体系完备性和充分性不够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也是世界城镇、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如果要实现一体化共同发展,必须具备快速城际交通体系,来满足城际间密集、频繁的人员和物资流动需要。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铁路数量和密度与国际上大都市绵延区相比,差距巨大。而其快速的公路联系通道也不能满足沿江一体化联动发展的需要。因此,既有的长三角城市间高等级公路显然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规划对接
  根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业已完成的城市间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所提出的“十六枢纽、六廊、五圈”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框架,完善各城市的交通发展规划,加快各城市间规划对接。统筹规划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物流节点规划,力求实现多功能、多种运输方式共享。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通关对接
  长三角各市应根据“全程监控、两点通关、转道结合、进港退税”的改革思路,实施“长江沿岸至洋山港江海联动海关监管模式”;调整转关运输监管流程,改人工审核为计算机审核,提高转关效率。根据《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是将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视为“大通关协作区域”,在跨关区快速通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虚拟的区域数据平台,实施“选择申报,多点放行,统一平台,区域联动”的一体化新模式,对物流监控目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实现跨关区的申报、审单、验放,最大限度地加快进出口货物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流动,全面提高海关管理的整体效能。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信息对接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物流,其物流节点普遍实行信息化管理,整个系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信息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起引导和整合作用,系统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在网络物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物流设施或者设备的处理能力,而是物流信息系统,即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的软系统。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信息的对接,促进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从根本上提升长三角物流业竞争力。
  推进长三角地域物流政策法规对接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园区为结点,完善整合长三角现有物流资源的相关政策,使长三角现有传统物流资源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首要问题是政府很好制定不同功能园区的规划,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物流业经营者进入园区发展。在物流方面,上海将着手取消对异地集装箱运输的政策性壁垒,在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下,长三角地区集装箱运输管理将实行一体化,今后无论浙江宁波的集装箱,还是江苏连云港的集装箱在出入上海港口通道时享受到与本地车辆同一政策。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析物流活动中法律适用的特殊性
宁波如何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上一篇: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制造业比较研究(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