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营企业家人格塑造与企业家精神培育(2)
2017-08-06 03:22
导读:2 民营企业家人格塑造和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界定我国民营企业,从广义上看,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
2 民营企业家人格塑造和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界定我国民营企业,从广义上看,民营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因此,归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
“私营企业”这个概念由于历史原因不易摆脱歧视色彩,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营企业”这个名称,这就使“民营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
随着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之一,它的发育、成长、壮大对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意义重大;而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育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三个不适应:
2.1 知识文化底蕴不适应
表现为相当一批民营企业家知识水平不高,文化底蕴不深厚,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现代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素质要求距离较大。一些民营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准确吸纳先进文化的精髓,扬弃落后文化的糟粕,还不能把所领导的企业培育成为学习型的企业组织。
2.2 经营管理理念不适应
许多企业仍然局限于传统家族式的管理,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现代企业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有的民营企业缺乏市场诚信,法制观念淡漠,社会责任意差,治理企业、处理问题随意性较大。企业内部决策独断,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2.3 精神境界不适应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部分民营企业家缺乏现代企业家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缺乏“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信念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有的精神不振,信仰缺失,经不起不健康的东西的诱惑;有的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小富即安,停滞不前。
提出企业家人格塑造的任务,重视企业家人格塑造的问题,就是要倡导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向适应的企业家精神,建立一种企业家人格培育的机制和氛围。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和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家来说,这个任务尤其重要。
3 时代对民营企业家的人格塑造的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长除了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之外,更需要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作为保障与推动。可以说,企业家的人格如何直接反映了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它关系到企业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家担负着发展企业、振兴企业、实现民族腾飞的重任,强烈的创新精神、永不停止的发展冲动、坚韧不拔的内在毅力、对市场变化的灵敏触觉、极强的复合素质,是他们的永恒主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