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2)

2017-08-07 06:59
导读:在国内,有关旅游网站的研究文献主要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对于旅游网站建设的技术探讨以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网站及旅游电子商务的分

  在国内,有关旅游网站的研究文献主要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对于旅游网站建设的技术探讨以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网站及旅游电子商务的分析与评价等。
  张捷较早撰文提出,信息服务技术发展是未来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领域,并提出了新旅游的基本概念。张捷等通过对网上调查统计和旅游网站特征指数(TWCI)的设计分析,描述了中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并利用TWCI进行分区研究并提出了中国旅游网站发展的策略。路紫等不仅对我国旅游网站的智能化评估、调整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例,在访问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服务时代地理区位的重要作用:自我依托类型的旅游网站最终要依赖于区位。
  个别学者已对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省域空间尺度将旅游网站作为一个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系统探讨其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及动力机制的成果尚未见。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2 研究数据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网址”网站中“地方旅游网站”栏目和“旅游网址”网站中有关中国各地旅游网站的数据及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文中不再单独注明数据来源。
  
  3 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我国旅游网站的区域分布特征
  2008年1月16日至30日,作者对全国各省区各城市各种类型旅游网站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概括归类,可得中国各省区旅游网站分布表(见表1、表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技术和时间的原因,上述两个网站未必能在同一时段内穷尽中国各地旅游网站数据,但研究结果和意义仍然十分典型。表1充分表明,旅游网站在我国各省区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性: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旅游网站的数量总体上自东部沿海向中部及至西部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省市的旅游网站的数量明显要高于中部主要省市区;而西部地区旅游网站数量最少。
  (2)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相对活跃的省市其旅游网站数量一般要高于周边其他省市。比较明显的如陕、皖、川和滇。
  (3)根据对各网站内容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各省区旅游网站提供的服务类型及其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旅游网站在外语服务、在线预订和交易、人机交互信息反馈的服务功能等方面整体上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3.2 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规模结构特征
  我国旅游网站规模分布不仅在省区间存

上一篇: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要求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