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新时期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3)

2017-08-08 01:51
导读:(三)对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的思考 在中国电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电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精神、“全程全网、联合

(三)对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的思考

在中国电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电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精神、“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协调精神、“全网统一”的团结精神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官商”、“老大”等不良的行业作风。中国电信要今后的深化改革与迎接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发展的先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底蕴,把握时代脉搏,在企业文化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电信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建设面向市场的电信企业文化是一项意义深远、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企业的短期营销战略,或者肤浅地理解为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电信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电信行业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系。要在打破自然垄断、面向市场与竞争加剧的这个大背景下,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原则扎扎实实地策划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第二,自觉将电信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洪流之中。企业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是,企业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企业又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建设面向市场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突破电信行业的自我封闭、“体内循环”的文化局限,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既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又善于借鉴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真正创造出具有电信特色和优势的企业文化,促进电信企业改革和发展。

第三,注意企业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观念转变与制度创新。从广义上讲,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传统文化观念以“内在制度(internalinstitutions)”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具有强烈的路径依存性,企业员工在其传统的文化影响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即企业文化的“外在制度(externalinstitutions)"——的形成有一定的抵制与抵消作用,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从转变观念与制度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性。

新的企业文化与观念转变,表现在要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构架。首先必须突破一些传统的观念,主要表现为: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强调人们因能力的不同,在企业中的不同分工;正确对待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的不同,资本的收益、企业家才能的收益与劳动的收益,客观上存在巨大的差距;正确看待公平与效率问题,企业在分配中不讲公平,只讲效率,公平是社会的功能。只要企业讲效率,才有可能通过社会的再分配机制最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不能将企业的功能与社会的功能混为一谈。

第四,必须理性慎重地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追赶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建设企业文化,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选择的"平台问题",即我们究竟是站在与世界各国企业文化平等的平台上建设我们的企业文化,还是站在一种不平等的平台上建设我们的企业文化。亚洲金融危机和西方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产生的激烈碰撞都说明,"东方文明中心论"和"西方文明中心论"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必须站在"三个有利于"的高度,站在世界文化整合的高度,来重新整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标准。只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现代化的因素,或只对世界先进企业文化不加区别地吸收引进,这两种文化倾向都是错误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侧重于引进和"拿来",但在吸收和消化过程中要注意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上一篇: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