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建设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发展策(2)
2017-08-14 02:21
导读:二、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一直比较重视思想 政治 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伦理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由于诸多
二、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一直比较重视思想
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伦理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的伦理建设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
1、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法制不够健全。社会风气的好坏对企业的伦理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确出现了以经济建设为犯罪为特征的严重的腐败现象,这种现象是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的伴生物。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竞争中取胜的,客观上为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社会上则假冒伪劣现象泛滥成灾,企业的三角债问题、不遵守合同、不守信用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无形中又影响到企业,一些企业的领导以此为自己的企业违反伦理的行为找借口。
目前,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我国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一些法律规定不十分明确。很多不良的商业行为就是钻了法律不明确的空子。此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舆论等社会监督体系软弱无力等都是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使得企业伦理建设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没有法律强有力的依托和后盾,企业伦理建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2、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为企业的道德失范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目前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完善,而且还存在行政主体介入市场的问题。价格双轨制的长期存在导致企业往往在不规范的市场规则下采取不规范的牟利行为, 这种有较强的功利主义特点的企业难以通过市场和社会的机制将其牟利行为转化为社会的福利。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伦理重视不足,员工伦理意识淡薄。现阶段我国企业伦理教育滞后,企业高层管理者忽视伦理的重要性,伦理意识不足,员工缺乏相应的伦理知识。管理者的伦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负责人对商业伦理(企业伦理) 了解不多; (2) 企业负责人对部分非道德行为采取容忍的态度;(3) 企业负责人把不道德行为归因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员工对企业无感情,责任意识淡薄,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物质利益,对企业的发展不感兴趣。甚至有个别员工为牟取私利故意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到企业正当利益的获得。 4、企业伦理规范建设明显滞后。当前,我国企业伦理规范建设明显滞后。市场运行规则的不完善或规则执行缺乏有力监控, 使得那些投机经营等违背企业伦理的企业非但不受惩罚反而能够获得大利;相反,那些遵从伦理道德的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或面临成本过高的压力,最终导致有些企业不再注重甚至放弃企业伦理建设。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企业伦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底子薄、实力弱,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或在生存上苦于挣扎、或刚刚突出重围、起死回生、或潜心致力于内部生产技术等, 认为企业伦理建设是重要的, 但无瑕顾及, 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实施。
三、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企业伦理的选择和建设是一项重要战略的决策与实施过程,除了要具备独特性、持续性、延展性和显著的经济性等核心资源所必备的特点,还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特殊性,要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和传统出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伦理建设新路子。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企业伦理建设的第一步是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反映企业生存的根本价值和意义的整体化、个性化的群体意识。价值观为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行为指南,解决了企业该干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做得好坏的评判标准。[4]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中国企业应对全球采购的策略研究
外贸型企业的内销困惑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