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成长模式研究(2)
2017-08-15 01:10
导读:2 初创阶段:企业家社会资本为主导的企业成长 在企业创立初始阶段,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2 初创阶段:企业家社会资本为主导的企业成长
在企业创立初始阶段,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家社会资本有助于个体创业者实现创业构想。根据Burt的“结构洞”理论,初创期的企业,其个体社会网络组织是相当稀疏的,换言之,其社会网络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结构洞”。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主义威胁。而从Granovetter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来看,初创期的企业,其本身弱关系就较为薄弱,强关系就更为稀少,也就是说,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缺乏最为基本的信任。为了实现交易,就必须付出大量的交易成本。从而,企业无法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运营,这就使得企业必须把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借”用过来,用以启动企业自身的社会资本运营。
二是企业家社会资本特性往往对于企业在成长初期发展战略的选择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决定同样一个企业初期的发展方向时,技术出身的企业家、营销出身的企业家和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家都有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所以,在这一阶段,国内外很多社会资本微观领域的研究都将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等同于企业的社会资本来进行研究。
在企业成长的初始阶段,企业社会资本较为薄弱,一般需要借助企业家社会资本来帮助企业生存(克服机会主义)和发展(获取必要的发展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是企业自身社会资本的启动资本,因此,慎重地选择合适于企业的企业家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企业家本人来说,深入地分析自身所具备的社会资本结构、明确自身社会资本的优劣势所在,从而确保制定出恰当的企业初期发展规划。
3 巩固发展阶段: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均衡
在巩固发展阶段,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的局限性(如网络的覆盖面有限)开始逐步显露出来。企业逐步走出企业家个人领导的氛围,非正式组织开始出现并变得愈发重要起来;企业在不断重复的生产经营之中也逐步形成了特定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组成成份是多样的,既有自上而下所形成的,也有自下而上所形成的。应当说,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架构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网络以及与之相关的凝聚力(信任)对 企业来说是不可忽视的;而企业初期文化的积淀,更是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企业社会资本却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并被企业不断地加以利用,进而通过两种社会资本的共同作用,保证着企业快速成长的可能性方向。
3.1 企业社会资本网络的多维化
作为企业家来说,其自身的社会资本主要是随着企业家早年的个人经历逐步积累,因而是多维的,但是,在企业的初创阶段,这种多维的社会资本只能有很少的、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方面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他维度则只能是在特定事件上起到辅助作用。随着企业自身资质不断升级、企业资历不断积累、企业广告有形覆盖和延伸覆盖,企业开始逐步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从而企业社会资本得以不断向社会经济领域的其他方面扩充,此时,企业社会资本也在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的引导下,成为一个“多面体”,每一个“面”都代表着企业生产经营所涉及的某一个市场或行业。与创业初期的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不同的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通过多元化战略或者是一体化战略来开拓新市场或进入新行业,它更多的是借助于企业社会资本在多个不同层面的同步拓展。
虽然仍然无法实现自我增长,但是当企业发展到巩固与发展阶段时,企业社会资本开始体现出与企业家社会资本在发展上的不同之处。企业与人不同,它在任何社会经济领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达到相应的规模以克服交易成本。但是,由于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受到自身条件(比如社会地位)的限制,个人的“多面体”社会资本发展空间是有限的,相对而言,企业规模的增加所受到的限制就要小很多,因此,企业社会资本的发展速度在实现了多维化之后会迅速增长,其投入产出比也要远大于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运营。从而,企业社会资本发展速度将超过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的发展速度。这种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在推动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变化迹象,往往容易被企业高层经营者所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