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阻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因素和对策(2)
2017-08-15 03:03
导读:3.知识接收者寻找知识的难度。在知识共享型的组织里面,知识接收者有时候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或者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虽然知道组织内的确
3.知识接收者寻找知识的难度。在知识共享型的组织里面,知识接收者有时候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或者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虽然知道组织内的确存在着相关的专家能够帮助他,但他却不知道从何去获取这些知识,知识接收者寻找的难度也极大的影响着知识共享的效率。
4.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所有者将自己愿意共享的知识发布到知识管理平台上,受到知识库容量的限制,共享的知识自然会受到审核,审核的时间过长会对共享知识的员工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知识共享是一个烦琐的过程,员工不能很容易的做到知识共享,那么90%以上的员工将不会积极的参与组织的知识共享过程,可见知识共享的过程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程度是比较大的。
5.知识共享的“硬件”设施。必要的硬件设施是现代企业实施知识共享活动所必需的要素,硬件设施的缺乏或者不足会影响到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在硬件设施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不足,如在知识库中搜索知识经常会得到许多无关的结果,使寻找难度加大;企业内部缺乏人员专门管理、更新、维护知识管理平台等。
6.无意识的因素。知识所有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知识的价值,而不自觉的没有共享知识。四、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的内容,消除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就是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这些因素所产生的问题。
1.塑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信任和沟通是知识共享的基础,组织文化应能支持创造出相互信任和沟通的知识共享环境,使员工不断的从合作和学习中获得满足,让他们认识到知识共享并非对个人不利而是可以促进员工成长的道理,并非拥有的知识是个人的竞争力所在,只有不断的利用知识才是根本,通过文化的作用使知识共享成为一种自我行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参与知识共享的员工需要具备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知识,知识能力的不足会影响到其参与知识共享活动的效果。在组织
招聘员工时,要严格根据职位要求招聘,防止知识能力不足的员工进入到企业中来;培养适合组织需要的知识管理专门人才提高知识共享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定期组织对各类不同层次水平的员工进行
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同时培训过程也可以作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进行知识共享活动的手段之一。
3.组织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管理者要重视知识共享活动,并且积极的参与到里面去。试想如果管理者从不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经验,组织中的其他员工自然也不会积极的参与知识共享。
4.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对于为知识共享活动做出共享的员工要给予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对于影响甚至阻碍实施知识共享活动的员工要进行惩罚。员工在知识共享活动中所做出的贡献可以根据其共享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标准,如在知识共享平台中,某一员工发布的知识数量和被其他员工阅读数量。通过对员工在知识共享活动中的贡献进行考核,据此进行奖励。物质奖励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一种具有明显激励效果的手段,可以把知识共享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