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总体思路与对策(2)
2017-08-17 03:06
导读:1.4合理选择企业职工持股模式 职工持股制度的模式很多。其中没有一个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职工持股制度模式
1.4合理选择企业职工持股模式
职工持股制度的模式很多。其中没有一个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职工持股制度模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灵活地选择和设计。
1.5营造适合我国职工持股发展的政策环境
职工持股的实施将对企业原有的利益关系作出调整,国家需要对职工股的形成、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予以法律解释,通过法规政策规范职工持股行为。职工持股制度是政府行为(主要是政策优惠)和市场行为(企业及员工自由选择)结合的产物,离开了政府的政策支持。职工持股制度难以发展。或者职工持有公司股份就成了纯粹的自然人投资行为,失去了职工持股制度应有的福利性质。
2完善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对策研究
2.1建立统一的职工持股法律制度
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国家立法是企业实施职工持股计划的制度保障。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尚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制度建设基本上处于行政性地方规定阶段,各地区在执行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尽一致,做法也很不规范。因此,为推进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这是国内各界已经形成的共识。
我国应顺应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选择在相关的法律中规范职工持股的做法。在立法的具体方式上.考虑到职工持股的推行涉及到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可以在综合规划的前提下。由国务院制定和出台单行法规或相关规定作为指导,或由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意见,经由国务院批转.然后进人正式立法程序,对《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公司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劳动法和保障法等相关法律中涉及职工持股的内容进行增补修订。我国职工持股立法调整的核心应该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职工持股制度,特别是职工持股管理运作机构的法律地位二是为职工持股提供各种优惠。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2加强政府财政税收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一直实行低工资制度职工的收入有限,单纯靠员工个人出资购股在我国难以行通,广大的工薪族也承担不起巨额的资金需求为此,更需要学习各国的成功经验,鼓励和支持职工参与职工持股制度,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如下优惠政策:1)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资本的退出时员工出资购买股份在价格上应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2)可参考美国的做法,对贡献股票给职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给予政策优惠。3)通过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利用信贷的方式解决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问题。4)对职工用股权红利偿还信贷本息,包括公司专项贷款本息.实行税收减免。5)对企业拿出专项贷款支持职工持股计划的,并使职工持股比例达30%以上的,免征贷款所得税。61用公益金、工资奖励基金形成股权的实行减税。7)允许企业用税前利润的一定比例(美国规定是职工工资的15%)购买企业股份,归职工持股会等。
2.3设立统一的ESOP管理机构
无论是美国的信托基金会还是日本的职工持股会,发达国家的经验之一就在于设立了专门运作与管理ESOP的法人机构。而我国目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