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趋势——跨国并购(2)
2017-08-18 04:38
导读:1.3 获得的研发技术实效强,不确定性低 从事跨国经营的3万多家中国企业,其中1 800多家主要是对外承包工程,600多家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主要还是得益于
1.3 获得的研发技术实效强,不确定性低
从事跨国经营的3万多家中国企业,其中1 800多家主要是对外承包工程,600多家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主要还是得益于劳动力优势。相当多的企业从事进出口、外向型生产加工、农业、旅游、餐饮等业务,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或末端,干的多是低附加值的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致认为“自主知识创新”是未来国家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目前普遍存在的误识将自主技术局限于独立自主研发,独立研发不确定性大、周期长,可能会使企业丧失一些战略性的时间“窗口”,从而错过最佳市场时机。实际上除此之外,技术引进、并购其他公司来获取关键技术并快速提高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但是技术管理的专家们都清楚,引进国外技术仅能够获得一些通用性的技术或二、三流的工艺或设备,那些能够为企业取得战略竞争地位的核心技术能力基本上不能通过此种方式获得。
我国的盛大网络游戏公司设立时只是一家游戏代理,没有任何研发能力,它通过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开发商ACTOZ的控股权而立刻获得了游戏产品开发能力;另外,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网络游戏引擎技术开发企业——美国ZONA公司收购,在短短的2年时间使自己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地位,这是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
2005年底,联想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不仅获得了IBM的PC业务和市场,同时也获得了IBM所拥有的全球最好的笔记本研发能力、研发技术、品牌以及其在全球注册的4 000多项专利,迅速提高了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联想完全依靠闭门研发,要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恐怕要多年以后。与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并购时效强、低成本,特别是当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获取该优势的唯一途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4 绕过贸易壁垒
跨国并购避开了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快速进入战略性行业。近年来,欧盟对我国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设置了重重壁垒,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并购当地企业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的重要途径之一。湖南中联公司通过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使其技术提升了20年,由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一跃成为非开发技术行业中生产高清晰电视、等离子彩电等新产品的全球知名企业。
下一页